第09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3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天水市委书记张景辉——
建设“菜篮子”工程
本报记者 李琛奇整理

天水市努力建设“菜篮子”工程,建设蔬菜基地,从“菜园子”抓起;建立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建立储备制度,加强市场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近年来,甘肃省天水市市民“吃菜难、吃菜贵”的问题比较突出。天水市努力建设“菜篮子”工程,建设蔬菜基地;建立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建立储备制度,加强市场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为了保证全市的蔬菜供应,2009年,天水市决定建设“菜篮子”蔬菜生产基地,秦州、麦积两区现已建成设施“菜篮子”基地4082亩,露地地膜“菜篮子”基地1.1万亩。2010年,天水市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101万亩,总产量239.5万吨,蔬菜商品量191.6万吨,占总产量的80%,特别是农超对接“菜篮子”工程的实施,有效保障了城区冬春蔬菜供应需要。

2009年,天水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农超对接”的运营模式,确定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步实施,持续发展,农超对接,平抑菜价”的实施原则,并通过自筹、银行贷款、伙伴合作、政府扶持等方式,投资1200多万元在秦州、麦积两区新建总面积4950平方米的农超对接“菜篮子”超市5处,2000多平方米的蔬菜配送中心1处,配备能储存蔬菜3000吨的冷藏库和气调库各1处,购置配送车辆11台,建立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蔬菜包装生产线。

(本报记者 李琛奇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