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3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对后人的人生教诲
记者齐雷杰

新华社石家庄3月7日电 (记者齐雷杰) 巍巍太行深处的小山村——河北平山县上观音堂乡下盘松村,走出了一位平凡的妇女戎冠秀。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她以对八路军伤员母亲般的精心救护,赢得了“子弟兵的母亲”的赞誉。追忆老人的一生,戎冠秀的孙子和孙女感受最深的不仅是祖母舍生忘死的拥军情怀,更有对后人谦虚要强、古道热肠的做人教诲。

今年52岁的下盘松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永平是戎冠秀的孙子。记者前来探访戎冠秀故居时,李永平远在北京的姐姐李秀玲也回乡看望弟弟。作为名人之后,姐弟俩看起来都像淳朴憨厚的农民。

“我们从小跟着奶奶长大,然而奶奶却特别谦虚,她在抗战时拥军支前、救护伤员的故事,从来不主动讲给我们听。”李秀玲告诉记者,奶奶的一些事迹,都是长大后看写她的书并向她请教时了解到的。她现在珍藏着七八本讲述戎冠秀故事的书,其中1948年出版的木刻连环画上还配着著名诗人田间的长诗。

回忆奶奶的一生,姐弟二人感到骄傲之外,更感慨老人当年舍生忘死、满腔热血支援抗战的精神。“她担任村妇女救国会会长、八路军伤病员转运站站长时,每天都有不少伤病员转过来。奶奶是小脚妇女,经常和其他小脚妇女一组,抬担架转运伤病员。在崎岖的羊肠小路上,碰到特别难走的地方,都要用膝盖跪着走。”

日常生活中,李永平等孙辈一件小事做得不对了,戎冠秀都会严格要求纠正。他们从小都养成了不浪费一粒粮食、不剩菜剩饭的习惯。李永平告诉记者,奶奶是个对别人慷慨的人,常常克扣自己。当时孙儿们没有衣裳穿,都是补丁摞补丁的,村里有两户人家特别困难,奶奶总是接济他们。“奶奶教育我们,说人家比咱们还困难,总得想法帮助别人,委屈一下自家人不要紧。”70多岁时,戎冠秀还上山挖育林坑。家人都劝她说,年岁大了,小脚上山很不安全。戎冠秀还为此发火生气。上山后,她不能站着干活,就盘腿坐在地上挖坑栽树。老人就是这么要强。

作为“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不仅一生拥军爱国,一家人也和部队深深结缘。她的小儿子在朝鲜战场为国捐躯,埋骨他乡;三个孙子、一个孙女婿、两个曾孙都曾在部队服役保家卫国;孙女李秀玲也在北京一家部队幼儿园工作至退休。这位平凡的母亲,给世人和后代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