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3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十二五”规划纲要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刘溟

本报北京3月6日讯 记者刘溟报道: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副主任朱之鑫、徐宪平就“十二五”规划纲要回答记者提问。

对于“十二五”规划纲要体现的6大特点,张平说,“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在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做了深入研究,期望在今后五年的发展进程中解决好这些问题。这也就构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特点。

张平认为,最突出的特点是规划纲要通篇贯穿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主题主线确定政策导向、设置规划目标、明确战略重点。二是力求做到五年与十年、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结合,做好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巩固和扩大应对危机成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为实现奋斗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三是努力体现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导向,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四是坚持民生优先原则,在收入分配、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五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六是在体现规划战略性、前瞻性的同时,努力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朱之鑫介绍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为了体现这一要求,规划纲要在谋篇布局中对主题、主线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细化和落实。

比如第一篇是指导思想和目标,在发展的目标上,《纲要》提出了24个主要指标。除了发展速度以外,其他都集中在结构调整、科技教育、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等方面。目的就是要把各方面的注意力和工作重点引导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在政策导向上,《纲要》强调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入手,提出了10大政策导向,目的也就是为了解决我们当前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第二到第十五篇是重大的战略任务,为了把整个建议的“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纲要》进一步明确了1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包括推动服务业的大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这14个方面都是对主题和主线的深化和落实。

第十六篇是规划的实施,《纲要》强调要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明确了规划实施的责任,实行综合的评价考核。就是为了把主要的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同时也是为了建立一整套符合科学发展的指标体系,确保在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关于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问题,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相关内容篇幅最长,内容最丰富,措施最具体。

比如,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9个方面。城乡居民无论是生活在东部还是西部、农村还是城市,政府都要提供同样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特别是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继续坚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两个同步”的导向。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今后五年要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要新增1亿人;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全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新增6000万人以上,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要提高到70%以上;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十二五”时期将建设3600万套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使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左右。规划中还部署了“改善民生行动计划”,提出了具体政策和措施安排。上述方面不仅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会发挥积极作用,对扩大消费、增强经济内生动力也将带来积极影响。

关于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问题,张平说,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取得了初步成效。政府工作报告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列为今年重点工作的第一条,宏观调控政策都要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来进行。

他说,从客观条件上来看,我国大多数工业品供大于求,重要商品、生产资料总体供给充裕,粮食库存达年消费量的40%,远高于国际通行的安全标准,小麦库存接近一年的产量,为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他指出,国家将采取五方面措施稳定物价: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千方百计夺取农业特别是粮食丰收,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第二,加强市场调控,搞好粮、油、肉、糖等重要商品的储备吞吐调节;第三,加强流通设施建设,降低流通成本;第四,加强市场监管,对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坚决依法进行打击;第五,加强流动性管理,控制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同时还要完善对困难群众的补贴制度。

在回答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提问时,张平表示,“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将港澳台单独列为一篇,是适应港澳各界人士的愿望和港澳特区政府建议作出的安排。

朱之鑫说,关于广东的发展和金融改革,将充分发挥广东改革开放的先行优势和临近港澳的地缘优势,通过金融改革开放和创新,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

张平表示,关于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国务院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这对于发挥成渝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西部大开发培育新的增长极,探索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具有重要意义。

徐宪平说,“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支持香港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支持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增强金融中心在全球的影响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