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3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妈妈”袁芬的美丽人生
记者黄安琪

据新华社上海3月5日电 (记者黄安琪) 一面倾注自己所有的智慧浇铸着中国建筑事业的基石,一面尽心做好一位平凡的母亲,全国五一巾帼奖章获得者、上海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袁芬被女儿亲昵地称为“科技妈妈”。

15年前,袁芬向上海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递上简历,面对这个看上去十分文弱的女硕士生,人事部门不得不向她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这里苦。“这是实话,就是因为艰苦,在建筑工程业内,基本就是男人的世界。”袁芬说,“那时我就坚定地说,‘不要小看我,我也挺能吃苦的’。”

十几年如一日,袁芬兑现了当时“能吃苦”的诺言。为使施工工况能体现设计意图,袁芬经常主动要求进驻工地,直接参与施工过程。结婚才一年,她就在“荒无人烟、风雨相伴”的珠海工地工作生活了6个月。在江阴工地,她半夜不顾危险,下到地下15米深的工地检查漏水原因,她的坚持让现场的同事无不动容。

正是对事业的这份坚持,让袁芬奋战在自主创新的最前沿。“世博园区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技术研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袁芬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与组员进行了大量前期调研工作,经过激烈答辩,成功中标承担该项目重要子课题——“远程遥控大深度现代气压沉箱设计施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在国内率先展开了相关领域的首创性研究。历时3年,通过在世博配套工程——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取得了我国首例远程遥控现代气压沉箱工程的成功,比原设计的地下连续墙围护明挖方案节省造价1013.6万元。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越江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龙耀路隧道工程,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任务”。在袁芬的带领下,技术人员针对盾构穿越重点保护建筑——中航油龙华油库油罐设施,建立了数学物理模型进行工程力学有限元数值分析,这项技术被推广运用后,对控制盾构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袁芬已获得多项技术创新成果,还获得了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建筑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但“漂亮妈妈”却是袁芬最感到欣慰的称号。“家庭是发达的根系,有了发达的根系才能拥有事业的参天大树。幸福,的确是以家庭为根的事业树上结出的奇异果。”袁芬说。

由于项目工期紧,袁芬常常要连夜赶制绘图,但11岁的女儿黄丝黛早上七点钟起床时,常能见到妈妈在厨房忙着准备早点的身影。“妈妈有时通宵画图纸,但只要在家,总亲手给我做早饭。”黄丝黛说。

偶有空闲,袁芬还喜欢和女儿一起读书看报。“一杯茶、一本书、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很享受和女儿在一起的学习时间。”袁芬说,“这是一种无声的交流,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甚于枯燥说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