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3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革永不停步 开放再写新篇
本报记者 许红洲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奋斗,特别是在经历过“十一五”极不平凡的5年之后,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发展奇迹和独特魅力令世界瞩目。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过去30多年,中国的发展变化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改革迈出新步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效明显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十一五”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十一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不失时机地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使我国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

在经济体制改革领域,改革攻坚克难,不断向深水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趋完善。其中,价格改革、财税改革、农村改革等更是亮点频出。

在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方面,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取得进展,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全面实施,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规范运行;创业板成功推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在财税体制方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完善;“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稳步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统一,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推开,燃油税费改革全面实施。

在金融体制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开;利率和汇率市场形成机制改革继续推进,市场化程度提高。

在农村改革方面,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等涉农税费全部取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推开;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改革使得农民普遍受益。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实际增长10.9%,实现了连续7年较快增长,且增幅多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

在社会体制改革领域,改革同样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成为亮点。

“十一五”时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并实现了预期目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了90%以上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共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居民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过重的问题得到初步控制。

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加快,出版、发行、电影行业率先启动,一大批具有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正在快速成长。

在行政体制改革领域,改革继续深入推进,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制开始探索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问责制度逐步完善,重大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依法行政全面推进。

各项改革有序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显著提高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0年,1月底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专门举办了“中国入世10周年论坛”。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评价道,“通过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成功地巩固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进步;通过履行入世承诺,中国锁定了经济改革的成果,保障中国沿着开放的道路继续前进。”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论坛上发言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10年是和世界分享繁荣和实现共赢的10年。10年来,我国的平均关税从2001年的15.3%降到了9.8%,并开放了100个服务贸易的部门;我国的出口规模和进口规模分别增长了4.9倍和4.7倍;吸引了约7000多亿美元外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80多家已在华开展业务。

在履行入世承诺的过程中,在激烈市场竞争过程中,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利用外资持续增加,境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产业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开放型经济逐步走向成熟并连连迈上新台阶。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一度出现大幅下滑。面对危机,我国政府应对及时,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不仅努力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全球率先实现回升向好,更为推动全球经济从危机中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9年,在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大幅缩减情况下,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与上年大体持平,仍然达到了900亿美元,占世界跨境直接投资的比重由危机前2007年的4.6%上升到8.9%。

据商务部最新统计,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货物贸易进口总量超过1.4万亿美元,占世界总贸易量的10%。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动力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就要求我们在“十二五”时期,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深化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赢得空间、获得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就要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就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还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只有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才能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