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极应对世界经济变化与挑战
陈佳贵 王 钦

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深远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同时,世界经济也呈现出一些新特征,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在加快,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的步伐在提速,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在加大。我们需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认清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机遇和挑战,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更上新台阶。

经济全球化将在曲折中前行

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带来了冲击,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的倾向有所增强,给经济全球化带来新阻力。特别是有的发达国家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断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甚至使本国货币贬值等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和就业,并对能源领域和重要产业的跨国并购设置更多障碍。在经济衰退和就业压力下,各国也更多地寻求双边或者区域合作,而双边或区域合作的排他性也会对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带来一定的影响。可以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压力,经济全球化将在曲折中前行。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大趋势没有改变。一些国家所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遭到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遵守多边经贸规则和寻求国际经济合作仍是国际社会的主流,国际经济合作全方位、多层次的基本特征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经济全球化已经在生产、市场、贸易、投资、金融和科技等领域全方位展开,世界各国经济在各个层面上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全球资本流动、技术进步和市场开放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动力依然存在。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受益,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步复苏,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多边贸易体制建设,仍将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战略选择,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不可逆转。

中国经济国际化的步伐在加快。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贸易大国,利用外资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已经走过了资金、技术的“引进来”和商品“走出去”两个阶段。近年来,中国经济国际化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在加快,对外投资明显增加。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的“引进来”和“走出去”都将提升到新的层次和高度。一方面,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将是“引进来”工作的重点。从中国经济的现实出发,需要发挥外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走出去”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对于“引进来”的工作而言,这方面的工作任务更重、难度更大。我国正在成为对外投资大国,会有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但面对投资保护主义措施的干扰和阻碍,中国经济“走出去”必将面临更大挑战。可以说,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走上去”,中国经济国际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对外、对内开放水平。“十二五”时期,需要积极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不断提高对外、对内开放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一是要加快形成对外、对内双向开放格局。在优化结构、注重质量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更多地鼓励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服务业,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优化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同时,鼓励和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二是要加快形成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在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与世界各国共同创造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无论是对外直接投资办厂、承包海外工程项目和劳务输出,还是进行海外并购、参与海外资源合作开发,都要充分考虑自身与东道国的共同利益,寻求互利共赢的长期发展。

三是要进一步提升金融全球化的参与程度。

应对世界经济发展新变化

世界发达国家也在深刻反思经济发展模式。国际金融危机在虚拟经济层面爆发,但是深层次问题还在实体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信用过度扩张的前提下,虚拟经济的规模迅速扩大,“泡沫化”趋势极为严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消费与出口、负债和权益之间的严重不平衡,最终导致了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破解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环节是实体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目前,在实体经济层面上,仍然存在发展的不确定性,或者说存在对于未来主导产业选择的不确定性,也就最终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复苏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严重冲击,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反思“过度负债消费、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的发展模式。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出台了再工业化和扩大出口等政策,全球供需结构正在发生变化。2010年8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制造业促进法案》,旨在帮助制造业降低成本,恢复竞争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该法案是美国“经济再平衡”的必要举措,它的重点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促使经济发展从过度依赖消费转向依赖出口,而出口则主要依靠制造业。

“再工业化”将会促使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世界发达国家以“再工业化”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针对工业在国民经济地位不断降低、工业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大量工业投资转移海外提出的一种“回归”战略。同时,又是一种寻求经济社会发展新工业基础的“布局”战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依靠美国等发达国家消费,其他国家过度依赖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格局。世界发达国家从“负债消费推动型”向“出口推动型”发展方式的转变,势必会带来全球供需结构的变化,促使其他国家正确认识传统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加快自身“出口推动型”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可以预见,世界发达国家为了保证“再工业化”目标的实现,贸易政策将会在保护国内市场和开拓国际市场之间寻求平衡。在实施“再工业化”政策的初期,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将会加强,伴随着再工业化调整的深入,扩大出口的贸易政策将会加强。这就要求其他国家在短期内要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国际产业转移方面,也会出现一些新变化。短期内,美国可能会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吸引一些产业向美国转移,特别是一些州政府为了解决就业压力和提高经济活力,将会加大优惠政策力度,吸引一些高端制造业向美国转移。这也就要求其他国家在高端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不能够完全将希望寄托在国际产业转移上。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迫在眉睫。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十二五”时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各个方面的结构性问题交织在一起,处理起来非常复杂和困难,需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国内与国际的关系。在调整需求结构上,需要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和稳定外需的同时,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上,需要在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工业由大变强的同时,着力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在调整城乡结构上,需要在继续加强农村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在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上,需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着力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积极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

世界主要国家正在加快抢占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世界主要国家都展开了对未来主导产业选择的竞争,纷纷进行战略部署,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抢占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美国奥巴马政府十分强调新能源、航天航空、宽带网络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积极推行“绿色经济复苏计划”,期待着“绿色技术”革命;日本把重点放在信息技术应用、新型汽车、低碳产业、新能源(太阳能)等新兴行业;欧盟旨在提高“绿色技术”和其他高技术领域,并决定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的发展。

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为我国在未来经济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当前,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前夜,新技术的出现将会赋予产业发展巨大空间,蕴含着更加丰富的发展机会。在新的产业竞争领域,世界发达国家的竞争地位还没有得到确立,我国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抓住这一稍纵即逝的“机会窗口期”,充分利用我国在新兴产业领域同发达国家差距不大的有利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初步具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现实基础。从科技创新基础看,我国在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相对较小,有些领域具有同发优势,甚至局部领域取得领先优势。从产业基础看,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从资源基础看,我国除了在生物、太阳能、风能和关键原材料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外,我国还具有市场和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从政策基础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央多次明确提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规划和配套政策的制定正在展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一方面科技创新是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又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的方向。19世纪,电磁学发展成为电气革命的知识基础,使电力、化工等工业部门得到了发展。20世纪初,半导体物理和材料的发展、现代计算机理论和模型的突破等,成为电子革命的知识基础,使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未来科技创新将为生产力发展打开新空间,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主导和支柱产业,引领人类进入绿色、低碳、智能时代。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特征,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大内需和创造就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面对复杂和不确定的发展环境,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需要统筹协调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一是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的关系。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资源比较优势,通过创新和转变消费模式,加快新兴市场的培育,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同时,要注重政府引导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对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要发挥政府作为产业引导者和公共产品提供者的作用,营造鼓励产业创新发展的氛围,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发展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传统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既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一定的配套,又提出新的产业需求;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会带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需要以产业融合发展观念强化两者的互动和结合。

三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既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也离不开产业化的牵引,需要两者紧密结合。一方面科技创新为产业化发展引领方向,并提供知识和技术成果支持;另一方面又需要产业化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产业化提出更加具体的需求,为科技创新指明方向。

四是国内和国际创新资源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是在开放环境下进行的,面对国内和国际两种创新资源,一方面需要提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整合利用好国内外创新资源;另一方面需要充分认识到,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又必须依靠自身创新能力提升来解决。

探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气候变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砍伐森林,造成温室气体排放,是引起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世界经济发展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制约,世界各国都将面临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世界各国加快向低碳发展方式转变。面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带来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一直都在寻找公正合理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也在促进经济发展向低碳方向转变。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需求。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重化工业在工业中占有相当比重。“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国已不能像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一样无限制排放温室气体。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全球气候变化的契机,变挑战为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提高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未来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必须立足基本国情,综合考虑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调整、低碳技术发展、低碳消费模式培育和增加碳汇等方面的工作。一是重视节能减排。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继续推进重点行业和耗能大户的节能技术改造,加强节能管理。二是优化能源结构。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积极发展水电、核电和风电,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商业化进程,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三是加快发展低碳技术,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低碳技术产业化。四是发展低碳产品,倡导低碳消费模式。五是加强林业建设,增加森林碳汇。 (陈佳贵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主任;王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研究室主任)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