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十分重要而活跃的力量,但与大企业相比,单个中小企业规模偏小,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而企业集群是一种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发挥协作配套效应、降低创新成本、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作用显著,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中小企业在竞争中的劣势。
引导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等资源,集中进行环境治理;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此外,在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迫切性还体现在: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越发紧迫;新兴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产业梯度转移步伐正在加快;发展低碳经济趋势日益明显;集约利用资源要求愈加强烈。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十分迅速,已形成了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各类企业集群2000多个,并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载体。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集群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对集群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一些地区盲目搞园区建设、铺摊子、上项目,导致地区分割、资源浪费严重;部分企业集群以贴牌生产为主,技术含量较低,产业链不完善,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对企业集群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少数集群产业关联度低,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的集体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等。
集群化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乃至生存方式,是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十二五”期间,需要创造条件,深入推进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进程。一是加大扶持力度,提供有利于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政策环境。二是构建特色优势中小企业集群,着力推动具有经济技术关联的中小企业集聚,推进其在产业链上的衔接,进而优化现有的园区集群,打造出能够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三是以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为切入点,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集群社会服务体系。在规模较大的企业集群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重点建设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融资担保、人才培训、管理咨询、营销展示和创业等公共服务平台。当前,尤其要重视搭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运营水平。四是大力扶持和培育集群中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领头羊”作用。五是加强管理和宣传,建立中小企业集群评价考核动态管理,定期对中小企业集群开展健康状况的检查和发展阶段评定,以便更好地实施针对性管理和分类指导。
(作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