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世界经济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欧盟峰会确立能源政策四大目标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严恒元
1月中旬,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出席记者招待会。 新华社发

欧盟27国领导人2月初聚会布鲁塞尔召开首脑会议,重点讨论了欧盟未来十年的能源战略。这次特别峰会又被此间媒体称为是“能源峰会”。

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在峰会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欧盟首脑会议在制定能源政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欧盟“能源峰会”确定了欧盟能源政策的四大目标:一是确保欧盟能源市场正常运转;二是确保欧盟能源供应安全;三是提高能源效益和节省能源,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四是促进欧盟境内能源网络对接联网。

不断提高能效推动节约能源

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在“能源峰会”上将提高能效和节约能源列入欧盟能源工作的议事日程,提出要建设“节能欧洲”,特别是要在交通和建筑领域进行节能革新,促进能源行业的竞争,提高能源供应的效能。

巴罗佐在“能源峰会”上向与会各成员国领导人介绍了提高能效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提高能源效益可以使欧盟到2020年每年在能源开支方面节省2000亿欧元,使每个家庭每年节省1000欧元的能源开支,到202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7.8亿吨,到2020年新增2000万个就业机会。

去年底出台的欧盟能源战略文件已经把提高能效和节约能源列为欧洲2011-2020年能源战略的关键优先事项。目前,交通和建筑行业是欧盟的能源消费大户。因此,欧盟提出把节能重点放在节能潜力最大的交通和建筑这两大领域,要求公共部门以身作则,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且通过资金激励来引导建筑改造提高能效、引入汽车能效标准等。欧盟委员会决定于2011年中期提出投资激励和创新金融措施,以鼓励房屋所有者和当地企业对旧房进行改造和采取节能措施。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在采购工程、服务或产品时将能效纳入考虑范围。在工业方面,欧盟推行的能效认证也是为了鼓励企业投资节能技术。

此外,欧盟还提出要推动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以确保欧盟国家在能源技术与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优化能源结构建立统一市场

目前,欧盟能源市场分散,基础设施老化,能源消费缺乏竞争,成员国在能源领域各自为政,各成员国的能源政策缺乏透明度。欧盟内部只有3%的电力是跨国境交易,欧盟内部有些地区仍属于与其他地区断绝能源联系的“能源孤岛”。这就严重影响到电力和天然气在欧盟境内的自由交易和流通。针对这一现状,欧盟委员会一直在呼吁欧盟必须实现“能源一体化”,建立欧盟统一能源市场,形成欧盟层面上的能源政策和最佳的能源结构。巴罗佐在欧盟“能源峰会”上向各成员国领导人介绍有关欧盟统一能源市场的情况时指出:建立欧盟统一能源市场可以使欧盟经济年增长率提高0.6%到0.8%,到2020年新增50万个就业机会,每位消费者每年在能源消费方面可节省100欧元。

看起来,欧盟委员会的呼吁已经得到了欧盟成员国领导人的响应。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在“能源峰会”上明确提出在2014年之前建成欧盟统一能源市场。为此,欧盟27个成员国不仅需要制订统一的能源政策,加强能源市场的跨国整合和监管,真正形成统一的内部能源市场,而且还需要从内部整合欧盟电力和天然气市场,取消国界分割对竞争造成的障碍。这就意味着欧盟在今后10年中要完成泛欧能源供应网络的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扩建,其中包括成员国内部以及成员国与成员国之间的天然气管道建设、供电网络建设和新能源网络建设,把欧盟所有地区纳入统一的能源供应网络,把所有成员国和区域的电网和天然气输送管连接起来,以允许能源可以自由顺利并以低廉价格从有多余产量的生产国输送到没有生产或产量少和需要能源的成员国,从而为欧盟全体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负担得起的能源产品。

当然,欧盟整合能源供应网络的基础设施是需要大量投入的。如在改造电力网络方面,欧盟今后10年中就需要拿出2000亿欧元来对欧盟各成员国的电力网络进行基础设施的升级和合并,以便电力能够在各成员国之间自由流通,同时把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并入整体电网。

欧盟推行稳定的能源供应政策

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地区,欧盟近些年来大力推行稳定的能源供应政策,把能源供应安全与外交工作相结合,与主要能源伙伴展开深入合作,以为欧盟成员国寻求价格最稳定、运输最便宜、供应量稳定增长的能源供应,并且致力于使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欧盟委员会去年11月出台的新能源战略提出,欧盟各成员国在对外能源问题上不应各自为政和谋求自身利益,而是要用“一个声音”说话,加大能源外交工作力度,不断强化能源市场的外部空间。欧盟新能源战略文件主张欧盟成员国在对外能源谈判中团结一致,在对外能源事务上采取一致立场,在防止被能源生产国和过境国“分而治之”的同时,加强与能源生产国和过境国的合作。

欧盟展开稳定的全方位能源供应政策,在选择能源供应渠道时不仅考虑经济因素,而且还会考虑环境和地缘政治因素。目前,欧盟进口石油中大约40%来自中东海湾地区,而约48%的进口石油和约90%的进口天然气则来自前苏联地区和北非。欧盟为了减少对传统能源产地中东能源的依赖,运用多种手段稳定其从中东地区的能源供应,同时加强与能源生产大国俄罗斯的能源对话与合作。俄罗斯是欧盟天然气出口第一大国和石油出口第二大国。欧盟非常重视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努力促使双方建立可靠、透明和有序的能源合作。此外,欧盟还积极开拓新的能源进口渠道——中亚能源产地,以实现能源供应多样化。据能源专家估计,即使不把里海的石油储量计算在内,中亚地区也是仅次于中东和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石油储存区,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能源库之一。因此,欧盟正在将中亚地区列为欧盟建造跨国能源大市场的战略重心之一。

欧盟通过能源外交以及其他多种控制能源供给的方式,在更大地域范围内建立与欧盟能源网络联通的能源大市场。欧盟在地理上与盛产石油、天然气的中东、中亚和北非距离很近,这些地区成为欧盟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目标。近年来,欧盟投入巨资整合中亚和东欧的石油天然气管道系统,确保来自这些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顺利流向欧盟市场。此外,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国都在修建液化天然气码头,以便从中东、北非地区进口液化天然气。

欧盟一方面加强与俄罗斯在能源供应上的沟通与合作,另一方面力图实现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为摆脱天然气供应严重依赖俄罗斯的局面,欧盟计划建设“纳布科管线”,把里海地区的天然气通过土耳其输送到欧洲。欧盟的能源安全战略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而是建立在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广泛合作的基础之上。欧盟已与美国、中国、日本、印度等主要能源消费国进行深入对话,与能源消费国的合作以国际能源机构为舞台,重点放在协调战略石油储备的建设和使用、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以及环境保护方面。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