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行宣布,自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有关专家指出——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旨在调控市场流动性
本报记者 王信川

中国人民银行18日晚间宣布,自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二次统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央行本月8日加息后10天之内运用的第二个紧缩工具。此次上调之后,大中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9.5%的历史高位。有关专家认为,由于央行今年管理通胀预期与保持合理流动性的任务较重,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具有显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3.56万亿元,同比增长17.2%;今年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4万亿元,同比少增3182亿元,但仍高于央行的调控目标,流动性相对过剩的状况仍需运用货币工具进行对冲。

“央行今年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总体流动性依然偏多,加上春节后资金回流银行体系,存款准备金率存在上调的空间。”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鄂永健博士表示,随着春节后市场资金面日益宽松,2月17日质押式隔夜回购利率已降至2.19%,距最近一次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的1.92%已不远,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实为必要。

同时,鉴于一季度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高达1.6万亿元以上,加上外汇占款增势不减,在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依然倒挂、仅凭公开市场操作难以完成资金回笼的情况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符合市场预期。

由于央行2月8日刚刚加息,在公开市场未完全恢复对冲能力之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成为首选。

央行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今年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金融宏观调控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调控的针对性,有效管理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因此,未来还会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和数量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