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
徐钦恒

城市是凝固的文化,城市建设没有文化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在城市建设中,增加文化含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建设,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承接、开掘、融合和发展。

作为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南丹县,合理汲取和利用历史传统文化,把其作为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南丹整个县城规划就是要打造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

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南丹突出体现了当地文化。如灯饰就有牛角灯、铜鼓灯、瑶王印灯等,一条街一种灯,这样在建筑物上,在灯饰上就把传统文化特色体现出来。南丹还在山头种枫树,河边种柳树,街道两旁种上了桂花树。这样,在南丹一年可以看见夏绿,秋黄,冬红三种颜色的枫叶,还可以闻到满城的桂花香,欣赏到江边的垂柳,让人们感受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体现生态园林城。

为了扩大县城的发展空间,在做好旧城区改造提升的同时,南丹县还打造了新区。南丹在高速路进来的方向建设了八公里的景观大道,目前已吸引南方公司等10家企业进来建设总部基地。这样新区以一批30多层的高楼为显著特征,搞成现代化模式。旧城区低层楼房主打传统文化,白墙灰瓦的小楼,隐隐在绿丛中。这样整个城区就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在推进城乡建设的过程中,南丹始终把握几方面原则,一是处处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让群众受益;二是要着眼于长远,每一步都是为以后打基础,造空间,不是短期行为。

城区的防盗网内置,我们每平方米补贴100元,门面门口免费帮群众搞好,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处处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赢得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我们整个城乡风貌改造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推动力。

此外,南丹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着眼于现在改造一个旧城,还为“十二五”的发展留足了空间。原来南丹县的供水设施仅仅能够满足现在城区5万人的饮水需求,所以我们在距离县城15公里的地方建设了引水工程,满足未来五年城镇化过程中新增人口的需要。未来南丹新增人口主要是以工业园区的产业工人为主,此外,还要吸纳农民进城提供发展城市服务业。南丹县现在是按照一个10万人口的县级市标准来建设基础设施,所以“十二五”南丹可以增加5万城镇人口。

正是在城建中突出传统文化特色,以人民利益为导向,着眼未来发展,科学统筹推进,南丹的城建工作步入了良性循环。南丹投入了8亿多元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带动各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好了,街道门面都增值了,生意也好做了。城建还为很多农民工创造了进城就业的机会。此外,城市建设好了,商业消费也会随之发展。可见,这样的城建模式使历史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发扬,城市吸引力显著提升,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得到了实惠,产业得到了发展,财政得到了增收,真正发挥了城建资金投入的“乘数效应”。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委书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