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节水灌溉助抗旱
本报记者 单保江 通讯员 王伟燕 刘庆莉

2月12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陈营村,种粮大户王洪光正在自家麦田里查看墒情。“我家种了72亩小麦,封冻前,一天工夫就普浇了一遍越冬水,现在土壤含水量20%多。麦田里铺设了节水灌溉设施,我对抗旱夺高产很有信心!”王洪光告诉记者,麦田下铺了灌溉管网,只要在农业灌溉控制器上一刷卡,就能开始浇地,又快又省水。他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磁卡给记者看。

一旁的朱台镇农委主任谢洪亮告诉记者,镇里兴建的农水设施在今年抗旱工作中发挥了大作用。“朱台镇有7万多亩小麦、1680眼机井,现在七成以上麦田实现了地下管线灌溉,全镇所有麦田100%能实现有效灌溉。年前气温高时,全镇所有麦田不到7天时间便全部浇灌了越冬水,尽管遭遇旱情,但全镇小麦目前长势良好。”

在临淄区,90%以上的农民都像朱台镇农民一样尝到了现代农田节水灌溉设施带来的“甜头”。据了解,临淄区有近46万亩麦田,其中平原麦田不到41万亩,南部山区有5万多亩旱田。近年来,临淄区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平原麦田建成了节水灌溉系统,早已全部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去年10月份以来,临淄区南部近5万亩旱田也已通过利用小型水库、塘坝、打井实现了5000多亩麦田的灌溉。目前临淄区水利部门正着手在具备条件的南王镇打新井,并购买了多套移动式提水机具,还将与上游大型水库对接,利用贯穿的三干渠满足剩余旱田的灌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