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1年2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鄢陵16万农民喝上了自来水
本报记者 王 伟 通讯员 郑发魁

“有了联村供水厂,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用上自来水了。”河南省鄢陵县陶城乡胡庄村村民胡水山喝着清澈甘甜的自来水高兴得合不拢嘴。日前,陶城乡刚刚落成的联村供水厂,让全乡农民吃上了安全卫生、24小时不间断供应的自来水。

鄢陵属淮河流域颍河水系,全县大部分中、浅层地下水存在不同程度的高氟、高砷、高盐现象,氟、砷、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及总硬度指标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解决这一问题,“十一五”期间,该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全面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并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入每年全县的“十大实事”之一,成立专门的组织,科学规划,规范监管。鄢陵确定了“一站供水、全村受益、专业管理、优质服务”的工程建设方式和“产权明晰、市场运作、承包经营、协会监督、以水养水、滚动发展”的经营管理方式,发展规模化联村集中供水,高标准建设联村供水工程。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全天候24小时集中供水工程26处,16万农民从中受益,普及率达到69.61%。为继续加大这一工作力度,鄢陵县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全县38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城市化供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