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国防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展翅飞翔在蓝天
——记南京军区陆航某团团长司启富
本报记者 姜天骄 通讯员 丁广阳 王余根
司启富在指挥飞行训练。 郭维虎摄

在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中,南京军区陆航某团的“鹰群”归来了。离地面10余米时,一个急转身,第一架直升机稳稳降落在草坪中几米见方的水泥机位上。跳出驾驶舱门,团长司启富大步向记者走来。作为全国应急救援力量,陆航某团曾在四川抗震救灾和江西抗洪抢险中发挥重要作用,司启富的名字也因此广为人知。他是飞行时间超过5000小时的特级飞行员,指挥数万架次飞行“零失误”,带领团队圆满完成30多次多样化军事任务。

(一)

集团军政委王平告诉记者,别看司启富已经50岁了,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新军事变革浪潮中,始终快人一拍,抢先一步。

司启富憨憨地一笑说,“千不怕,万不怕,最怕一觉醒来被淘汰!”为此,他每天都挤出时间学新知识、钻信息化,4年时间“啃”完《陆军航空兵数字化建设》、《信息化作战与信息化建设》等10多部军事理论“大部头”,成为团队信息化建设的明白人。

陆航某团本场飞行训练空域,与日益繁重的训练任务之间存在突出矛盾。司启富凭借过硬的指挥素质和科学经验,从老天爷牙缝里抠时间,训练小时年年超过总部规定的训练指标。

盛夏,高温闷热,复杂气象飞行课目训练正在进行。数十架飞机在司启富指挥下此升彼降,往来穿梭。突然,天边电闪雷鸣,飞行员纷纷请示返场。“还有20分钟可以利用,继续训练!”司启富抬头看天,发出指令。20分钟后,最后一架直升机返场。5分钟后,机场上空雷声大作,暴雨倾盆……

“训练不回避危险,战时就多份保险!”司启富的练兵心得,多次被实践证明。前两年,他带领飞行员挑战“动升限”训练。大家纷纷叫险:这一选训课目大纲没有明确要求,不必要求那么高。但司启富坚持,多练一手备着,就多一分胜算。他精心准备,科学施训,大胆挑战人体生理和装备性能极限。最后,他将直升机飞行高度突破6100米。

在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这一训练成果在危急时刻发挥了重大作用。当时,司启富和战友在山高3000米、谷宽最窄只有80米的大峡谷中迷失航线,通信中断,正因为充分掌握了装备性能,大胆连续盘旋拉升高度,钻出云层,飞越山巅,安全返回。那段日子,司启富和战友们挑战生疏险恶地形、复杂多变气象和生理心理极限,数十次化险为夷,为抗震救灾搭起“生命通道”,被灾区群众称为“神鹰”。陆航某团被中央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司启富也被授予“抗震救灾模范”称号。

“今天你不找问题,明天问题就找你!”这是司启富抓军事训练的信条。在他看来,领导干部看不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不敢较真解决问题,就是最大的失职。团队连续两年在全军陆航部队训练考核中名列第一,司启富却在党委会上泼“冷水”:考核第一不能说明战斗力第一,奖牌多不代表全面过硬,没发生飞行事故不等于不存在事故隐患!新年度开训,全团“鸡蛋里挑骨头”查出20多个问题,并立即组织整改。

(二)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入和多样化军事任务领域不断扩大,陆航部队作用日益凸显,加强陆航部队建设成为军队建设的重要任务。5年前,司启富任团长时,全团能单独执行任务的机组仅占编制数量的60%,10多架新列装的直升机没有形成战斗力。

司启富深知,人才培养早一天,完成任务准备就快一步;早培养一个机组,就多一分打赢胜算。团队组建时间短,教学培养能力弱,把新飞行员送到兄弟单位代训,是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一贯方法。但司启富算了一笔账:按训练大纲要求,新飞行员完成3个飞行提纲训练成为合格机长需要4年;代训只能完成1个提纲训练,周期太长。而自主培训既可培养机长,又能锻炼和发展教员队伍。司启富大胆实行师傅带徒弟的带训路子,并邀请专家和兄弟部队飞行骨干来团里任教带飞。司启富也和团、大队的飞行领导及骨干,住进飞行大队、机务大队,定人包干,明确时限,分头带教,“滚雪球”式地培养人才。他根据飞行员的思想、技术、身体、心理四个素质底数,给每个人量身定做计划,定升级周期,定阶段目标,定课目进度,定补差计划。因人施教、科学带教,1年多时间,全团就有近20名飞行员放了单飞。

2006年,航校毕业学员蒋果分到团里,司启富认真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对他说,“你基础好,可以快跑,不一定非得按部就班训完三级提纲。只要你肯下苦功夫,就能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机长,”蒋果鼓足劲,按司启富单独设计的1套训练计划刻苦训练。3个月后,他在新飞行员中脱颖而出。司启富及时给他调整计划,加大难度。最后,蒋果的一级提纲训练只用了12个月,比大纲规定时间提前半年。之后,他又在1年时间内连续完成了二、三级提纲的训练,提前了一年半成为合格机长。

在该团,像蒋果这样跳跃成为合格机长的飞行员还有很多。正是这一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团队在短时间内摆脱了人才缺乏的被动局面,以飞行员为主体的关键岗位人才如雨后春笋,形成阵势。作战关键岗位人才满编率、对口率均达100%;特级、一级飞行员占15%;一级、特级空中机械师占10%;指挥员、教练员80多名;随时能升空作战的机组是团队现有直升机数量的110%.。如此之高的人才培养效率,不但满足了自身作战准备的需要,而且为兄弟单位输送了35名优秀飞行员和机务保障骨干。

至今,司启富带教的近200名飞行员中,一级飞行员22人,4种气象飞行指挥员19人,“三级提纲”飞行教员41人。王平说,司启富就是陆航群鹰中的“领头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