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回大地浇麦忙
本报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蒋增科

来自抗旱一线的报道

“快点,快点,都等一个多小时了!”村民吴京娃不停地催促村干部王泾会。“不要急,下一个就是你家了!” 王泾会一边忙乎,一边瞅了一下手表。

2月13日,立春已10天了,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兴隆镇郭庄村的村民,一大早就跑到王泾会家排队拿号,等着浇地。

“哗、哗、哗”,清澈的河水欢快地流入田里,浇过的麦苗绿油油的,吴京娃满意地笑了,“这水一浇,4亩地产量就有保证了。”

兴隆镇郭庄村属于典型的“旱腰带”,长期以来,没有放松过农田水利建设和维护。“我们有关山、黑松林、贾河滩三座水库,可调节库容量600万立方米,基本可满足辖区11.5万亩农田灌溉任务。”泾阳县冶峪河管理局副局长杜小锋介绍说。

“立春后,气温明显高了,浇地的群众更多了。”杜小锋一边测量渠水,一边说道,“春节前我们冶峪河灌区二支渠流量是200升/秒,今天已达600升/秒。”

“这儿的群众吃过没浇地的亏,这几年冬灌、春灌的积极性很高!”渠长仁启华这些天成了“红人”。他说,从去年11月10日起,冶峪河灌区就开始了灌溉。

距泾阳县兴隆镇郭庄村30公里的桥底镇东沟村,浇地的群众也忙得不亦乐乎。2月12日清早,尽管雪花纷飞,但管水员刘忠民的电话响个不停。

“好,我马上就过来,你等一下。”刘忠民拿起工具,发动摩托车,出门了。

刘忠民是陕西省泾惠渠灌区泾阳段的一名普通的基层管水员。通知村民浇地、分配水量、开闸关闸,干了快10年。“今年格外忙,最近几天更忙。”刘忠民说。

(更多报道见四版)

刘忠民使劲一拧,再朝回一扣,三下五除二,水闸提放故障解决了。“随叫随到,半个小时解决问题,春灌耽搁不起。”刘忠民负责的三个村3200多亩地已开始春灌了。

入冬以来,咸阳市降水量普遍偏少,持续干旱,土壤失墒加快。同时,遭遇“干暖”天气,冬旱呈发展之势。特别是进入1月后,旱情逐步加重。为确保粮食增产丰收,咸阳市迅速行动,全面动员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抗旱。

“我只过了个初一,就开始检查水泵、渠道、闸门,张罗着联系水管站放水浇田了。”刘忠民非常认真。“你看这个地方,早上斗渠垮了一个缺口,水哗哗的往外流,得赶紧堵上,春水贵如油!”

把干渠的水引到支渠,再把支渠的水引到斗渠,再分流到各家各户的田间地头,这些看起来是“水到渠成”的事,可没让刘忠民少操心。

春节期间,咸阳市迅速组织动员各方力量投入抗旱工作。市水利局、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没时间过新年,组成3个工作组,深入渭城、三原、泾阳、武功等南部县区巡回督促检查,及时解决抗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县水利部门集中精力,迅速行动,采取包乡镇、包村组、包灌区等方法,深入一线开展抗旱灌溉工作。

“水能直接流进麦田,省时、省力、省水、省钱,”刘忠民乐呵呵地说,“以前浇一亩地要4个小时,七八十元钱,现在只需2个小时、三十来元就足够了。”

针对不断发展的旱情形势,咸阳市及时制定人工影响天气方案,积极利用气象条件进行人工增雨、增雪。去年12月24日、今年2月9日,抓住有利气象条件,及时组织开展了人工增雪作业,实施大规模抗旱增雪作业,对缓解当前旱情起了一定积极作用。咸阳市副市长严维佳考虑更多的是科学抗旱。

“形势依然严峻,气象部门最新会商,2月咸阳降水与往年同期相比偏少2-5成,气温偏高,发生冬春连旱的几率较大,部分地区旱情将进一步发展!”严维佳对全市抗旱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好春灌准备!”

“宝鸡峡4座水库已储水8000万立方米,泾惠渠水库储水900万立方米,加上其他小水库,目前已储水1.2亿立方米。同时,计划再调张家山水库1000万至1500万立方米,在产粮区新打机井30口,全部配套暗管,实行节水灌溉,抗旱保苗争丰收!”严维佳对下一步工作胸有成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