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鄂尔多斯:
探寻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之路
本报记者 陈 力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东胜区城市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距城区5公里、紧邻109国道的罕台镇,是东胜区城乡统筹试验示范区,政府加大投入,为转移出来的农牧民提供一份工作、一份社保、一套住房和一份生活补贴。如今,东胜区近郊像这样的移民新村达10多个,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杜梓告诉记者,鄂尔多斯在如何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上形成了共识——发展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不以拼资源为代价。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鄂尔多斯市提出并实施了“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新战略,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538.2亿元,税收共计299.1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56%。

坚持富民与强市并重、富民优先的发展理念,2009年和2010年,全市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支出26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56%,使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群众。近两年来全市各级财政投入“三农三牧”资金近70亿元,在建和建成现代农牧业基地150万亩,建成1792公里农村牧区公路,解决了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近两年来,全市财政性教育投入近80亿元,全面普及了12年免费教育,今后3年将推行15年免费教育。

鄂尔多斯市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本建设抓紧抓实,不断加大投入,2009年和2010年,各级财政投入生态建设资金近100亿元,完成人工造林264.4万亩、飞播造林150万亩,使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23%和75%,实现了生态环境由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大为改观的历史性转变。通过生态移民、矿区移民、产业移民、扶贫移民,全市累计转移农村牧区人口37.2万人,建成2万平方公里的生态自然恢复区。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沙产业,在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建成以沙柳、杨柴等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原料林基地,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