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东高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报讯 记者庞彩霞报道:广东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肇庆高新技术开发区在2010年11月20日,顺利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让广东省“国家级”的高新区达到了8个,居全国首位,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和肇庆高新区分别于2001年、2002年成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吸纳及培养了很多先进企业和高科技人才,成功打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逐步走向当地经济发展的前沿。肇庆市高新区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高科技产业的转变,建设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第三产业为辅的高科技产业园区。近7年来,其生产总值增长了25倍,工业总产值增长52倍;东莞松山湖高新区近4年来实现了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以及税收总额年均增长均超过130个百分点。目前,东莞松山湖内已建成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等九大公共创新平台,并拥有中小科技企业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一批科技载体,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松山湖生物医药科技园等新载体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和完善。

为了进一步吸引先进企业和高科技人才,东莞松山湖专门建设了以台湾高端产业项目为主题的台湾高科技园,重点引进台湾电子信息产业高端环节,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松山湖筑巢引凤的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台湾高科技园开园首日便吸金逾160亿元,且迎来了目前广东最大的投资额达60亿元的LED投资项目。该项目将改变东莞LED产业上中下游发展极不平衡的被动局面,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广东高新区以“全省自主创新核心区、现代产业体系先导区、国际科技合作承载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科学发展模式示范区”为定位,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探索科技、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和新模式,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核心,以中山、珠海、惠州、佛山、东莞等高新区为重点的布局。目前,广东已经建成省级以上高新区21家。广东高新区发展集群化、高端化、集约化等特征日趋明显,成为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先导力量。据统计,广东高新区每平方公里创造的GDP大约是珠三角地区的20倍,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0倍。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表示,高新区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创业,成为支撑广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面旗帜。2010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9934亿元,同比增长22.5%;工业增加值2275亿元,同比增长18.3%;出口额560亿美元,同比增长14.9%。

当前,广东正处于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刻,高新区的建设将成为广东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广东高新区建设从纵向上,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坚实迈向协同发展机制,实现园区的深入协调以及合作发展。横向上,园区分布网进一步向广东各地区蔓延,湛江、韶关、茂名、潮州、云浮等市获得省级高新区的建设权,标志着广东高新区建设将在广东各地全面展开,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辐射力将进一步扩大到粤东、粤西以及北部地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