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厦门海关抓创新 保税物流结硕果

本报讯 记者殷陆君、通讯员刘频报道:率先在全国保税物流园区实施“凭舱单提货入区”通关模式,实现厦金航线进境货物转关,赣州—厦门海铁联运转关、内支线转关……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封关运作5年来,不断开拓创新业务运作模式,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争相入驻,不仅成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更是成为厦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运作模式的推陈出新,是吸引企业入驻的关键所在。”厦门港务物流保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睿烁告诉记者。作为保税物流园区的经营运作单位人员,他见证了园区的成长。在保税物流园区成立初期,入区即可退税的政策,吸引了一些企业把货物转移到区内,但并没有把企业留住。在保税区管委会、厦门海关等单位积极探索、大力支持下,厦门港务物流保税有限公司培育了十几种业务模式,优惠的政策加上便利的通关环境,让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纷纷选择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内落地生根。

据介绍,象屿保税物流园区自封关以来,充分发挥了园区的功能优势,不断创新业务模式,真正起到了厦门市经济特区和海西经济区参与国际竞争服务的“平台”作用。目前,园区内汇聚了30多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和20多家海峡两岸知名进出口企业。2010年1至11月,厦门海关监管进入园区货物90.27万吨、货值72.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6.62%、49.13%。

全球物流(厦门)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入驻象屿保税物流园区的企业,而海关在保税物流园区内推行的“区港联动、区库联动、区区联动”等多渠道的联动业务模式,让这家公司成为最直接的收益者。

“第一票货物的操作过程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全球物流(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斌告诉记者,与戴尔公司苏州供应商所订的货物从入区—申报—放行—出区申报—放行—货物出区直达戴尔生产线,整个操作过程仅需花费3个小时。不仅如此,在园区内,海关创新监管机制,允许供应物料少批量、多批次进出公司保税仓库,最后集中申报,这一“分送集报”的模式,使全球物流单票报关单清关时间从原来的1天缩短为半天,从而达到对戴尔公司的24小时不间断供货和物料配送90分钟抵达生产线的要求。如今,灵活便捷的通关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措施,得到了园区企业的一致好评。

2008年3月,“金门三宝”中最为宝贵的金门高粱酒充分利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的特殊政策在保税物流园区里安了“家”——金酒分拨中心,集中向各地分拨。

“‘境内关外’的特殊政策,让我们将保税物流园区视为‘风水宝地’。”黄睿烁告诉记者。金门高粱酒进入园区后,根据市场需求,待高粱酒分拨出区时再缴税,不仅减少资金占用,还可有效提高金门酒厂现代物流专业化运作水平。

金门酒厂在保税物流园区内设立首家分拨配送中心后,厦门海关为金门酒厂量身打造了直提入区和货物先入仓库后查验的监管模式,缩短了货物在码头上堆积的时间,避免高粱酒在烈日下长时间曝晒。据统计,截至2010年11月,金门高粱酒分拨中心共进口40多个品种的金门高粱酒,货值达1000多万美元。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