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财经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持信贷合理增长 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本报记者 王信川 通讯员 杜 斌 李庶民

我国今年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对此,银行界有关人士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林铁钢——

保持信贷节奏平稳 促进信贷结构优化

保持地区融资总量合理增长,保持信贷投放节奏平稳,促进信贷结构优化,维护金融稳健运行,支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逐步巩固,根据人民银行总行的部署和要求,天津分行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将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心转向“保增量、控节奏、调结构、抓创新、防风险”,切实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保持了金融对辖区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持。截至2010年末,天津分行所辖津冀晋内蒙古四省(区市)各项存款余额71735亿元,增长18.4%,比年初增加1117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7445亿元,增长22.5%,比年初增加8712亿元。

“我们结合地区实际,在开展履职创新、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林铁钢说。2010年,天津分行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组织开展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结算量都超过了100亿元,走到了扩大试点地区的前列。同时,稳步推进进口付汇核销改革,加快推动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2010年共办理个人本外币兑换业务4434笔,金额452万美元。中新生态城资本金结汇改革取得成效,2010年有6家外商投资企业办理资本金意愿结汇9328万美元。

据林铁钢介绍,2010年天津发行了符合IC卡标准、具有一个账户、两项功能的“津通卡”,实现了市场资源整合。同时,信用体系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天津分行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推进信贷市场信用评级工作;积极推进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

谈及货币政策转为“稳健”,林铁钢表示,这要求金融机构正确处理保项目与保生产、保在建项目与保新项目的关系,加强对新项目的管理,保证地方经济发展对流动性的基本要求。同时,金融机构还应主动适应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在其引导下合理安排信贷投放。

“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对辖内金融业发展的要求和目标是: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稳总量、控节奏、调结构、促创新、防风险’的要求,保持地区融资总量合理增长,保持信贷投放节奏平稳,促进信贷结构优化,维护金融稳健运行,支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林铁钢说,天津分行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以积极适应货币政策的这一新变化。

一是指导金融机构控制好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做好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监测分析工作,在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的前提下,保实体经济、保重点、保续建、保竣工、保投产项目的流动资金需求。指导金融机构制定好2011年的信贷投放规划,对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做出符合宏观调控要求和天津发展实际的安排,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贷款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指导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总量保持稳定合理增长。

二是做好宏观审慎管理,灵活调控市场流动性。认真落实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制定对地方法人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的具体方案,按月监测执行情况,动态调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水平,促进金融机构按照金融宏观管理的要求,提高经营管理综合水平。

三是指导金融机构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对全市金融机构下发货币信贷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信贷投向。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改善信贷结构优化的金融生态,推动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科学制定加大对支持小企业、三农和县域经济等方面信贷指导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扩大内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展绿色信贷,支持发展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认真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

四是扩大直接融资,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银行间债券市场宣传力度,积极做好企业融资推荐工作,推动有条件企业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以及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通过扩大社会融资总量,缓解信贷依赖度过高的局面,改善地区融资结构。

五是加强经济金融运行监测分析,增强调研分析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密切跟踪经济金融形势变化,深入调查研究,发挥好金融形势分析例会的作用,加强与金融机构和重点企业的联系与沟通,更多掌握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第一手资料,为总行决策提供参考。

四川银监局局长王筠权——

坚持科学审慎监管 满足有效信贷需求

本报记者 赵晓强

督促银行业机构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优化负债结构,稳定资金来源,加快经营战略转型

“2010年,四川银行业机构在确保信贷投放节奏和投向符合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基本满足了四川经济发展的有效信贷需求。”四川银监局局长王筠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截至2010年末,四川省银行业在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实现“双降”的同时,实现净利润450.96亿元,同比增加135.57亿元。

据王筠权介绍,截至2010年末,四川银行业机构对四川省发改委493个重点项目贷款余额2109.55亿元,对四川省经信委396个银企对接项目贷款余额197.74亿元。同时,累计发放承接产业转移贷款135亿元,促进形成49个产业集群。同时,截至2010年末,四川银行业发放灾后重建贷款余额2775.08亿元,涉农贷款余额5786.94亿元,实现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平均贷款增速、贷款增量和占比高于上年的“三个高于”目标。

“2011年,四川银监局将积极督促指导银行业机构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王筠权表示,将严控重点风险,引导银行业机构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助推经济金融科学发展。

首先,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助推经济金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引导银行业机构自觉将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纳入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大力支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加强四川“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等领域建设的信贷支持。引导银行业机构大力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地震灾区和生态脆弱区以及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加快发展,促进同步实现小康。引导银行业机构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信贷支持力度。

其次,坚持科学审慎的监管理念。一是督促银行业机构准确市场定位。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突出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城乡社区的定位,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道路。二是继续大力推进“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确保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三是确保发展质量,要求银行业机构真实反映风险和风险抵补后的经营成果,严格贷款分类,督促及时充分核呆和真实提足拨备。四是指导银行业协会在银团贷款、贷款定价、行业有序竞争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建立诚信公平有序的银行业竞争环境。

再次,突出抓好六大风险管控,即着力管好平台贷款风险、房地产贷款风险、集中度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着力规范“影子银行”和代理业务。

此外,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一是推动改革深化。积极推动政策性银行、农行“三农事业部”、邮储银行二类支行改革。进一步深化城商行改革,力争主要监管指标在全部达标的基础上持续改善。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市)农村信用社组建农商行。加快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步伐,力争早日完成村镇银行试点三年规划。探索适合四川特点的消费金融业务模式。二是健全金融组织体系。推动统筹城乡、辐射西部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性银行业机构跨区域发展和上市。三是鼓励银行业机构开展金融创新,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侯建培——

立足业务发展实际 推进信贷结构调整

本报记者 刘 畅

坚持有保有压,继续加强对国家重点工程、保障性住房、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将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促进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侯建培表示,今年该行将紧紧围绕浙江省经济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坚持有保有压,继续加强对国家重点工程、保障性住房、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

侯建培表示,2010年建行浙江省分行在中小企业及“三农”金融服务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10年底,建行浙江省分行中小企业贷款户超过11600户,比上年增加4300多户,增幅59%;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比上年新增349亿元,占了同期公司类贷款余额与增量的42%和97%,在浙江省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自2008年以来,建行浙江省分行坚持“区别对待、有进有退”原则,推进中小企业信贷结构调整,积极扶持浙江省优势区域、优势行业及优质中小企业发展。从地区分布看,建行浙江省分行下辖的温州、金华两个分行中小企业客户数量占了浙江省的40%以上,贷款余额占比近35%。从行业分布看,纺织、金属制品、批发等行业占中小企业贷款的大部分,这些均与浙江省经济的发展特点有较好的契合度。

为提升中小企业业务的运作效率,2010年建行浙江省分行还大力推行中小企业经营职能整合,明确了二级分行、支行及网点的中小企业业务经营职能和相关要求,目前已有8家二级分行的方案获得了批复。在信贷审批机制建设上,建行浙江省分行结合自身实际,正在拟定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操作规程,并实行差别化授权,减少审批层级,缩短决策链,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对中小企业客户信贷业务需求的满足程度。

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上,建行浙江省分行对中小企业业务指标单独进行考核。2010年,建行浙江省分行将四分之三的公司类贷款规模用于中小企业,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的拓展配置数额不等的激励费用,以此提高各分支行及相关人员发展中小企业业务的积极性。

2010年,建行浙江省分行将“全面推进新农村金融服务”确定为主要工作重点。2010年5月,建行浙江省分行成立了新农村金融服务部,将农村金融服务职能集中起来,同时将机构网点向乡镇延伸。该行不断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在农村住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农民金融需求开发等广阔的领域提供了优质的金融服务。截至2010年12月底,建行浙江省分行涉农贷款余额已超1486亿元,比年初新增448亿元,增幅高达43%。

针对2011年的信贷工作,侯建培表示,建行浙江省分行将着力强化内控管理,提高风险控制水平。首先,结合业务发展实际,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和完善,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执行力。其次,从财务指标、软信息、经营者素质等方面加强贷前调查,做到从源头上把握风险,严格控制新增不良的产生。再次,加强贷中及贷后管理,及时跟踪、问责,加大对存量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

民生银行南京分行行长胡庆华——

提升信贷技术含量 夯实持续发展基础

本报记者 王信川

着力提高金融服务的技术含量,持续打造特色银行、效益银行

“截至2010年12月末,南京分行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0亿元,比年初新增112.6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客户5600余户;小微和中小贷款余额占比超35%,增量占比超80%。”民生银行南京分行行长胡庆华表示,该行已成功转型为具有明显经营特色和较强盈利能力的银行,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自身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0年,南京分行大力提升中小、小微企业信贷技术,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打造“批量化营销、工厂化审批和标准化作业”的商贷通业务模式,“商贷通”走进以批发市场、特色商业街区、产业园、开发区等“有形商圈”以及行业协会、商会、产业链等具有产业集聚特征的“无形商圈”。该行推出小微客户联保、互保、信用等12种担保组合方式,通过流程化管理模式,贷款办理时间缩减至3个工作日以内。

二是首创“中小微企业贷款券”合作模式,有效降低了银行前期营销成本,实现了多方共赢。该行已在镇江发行贷款券三期,共15.2亿元,重点支持了镇江4S店、汽配城、丹阳眼镜城等众多中小微企业发展。该行还将这一模式推广到南通,首期即发行了15亿元。

三是首创“政府采购融易贷”模式,中小企业供应商可凭中标通知书和政府采购合同向南京分行申请贷款。

四是创新推出与再担保、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合作模式、“中移动模式”、“苏美达模式”等批发销售模式等。

“南京分行将着力提高金融服务的技术含量,持续打造特色银行、效益银行。”胡庆华说,2011年,南京分行将做好这样几件事:

一是坚持“存款立行”,扎实转变存款增长方式。以交易链融资为突破口,推进产品拉动存款、纯存款、结算存款、中小微存款增长,降低存款成本,增加存款来源,力争两年内存款上千亿元。

二是继续坚定推进中小微企业战略,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将小微企业客户发展到3万户以上,商贷通余额达到500亿元以上,小微和中小业务占比超过50%,把南京分行打造成为一家名符其实的小微企业的银行。

三是力争短融、中票等债务融资业务以及理财产品发行双双过百亿元,全年中间业务收入再翻一番。

四是坚持民营企业战略,提升对民营客户的专业服务水平,为民营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五是依托小微业务、财富管理,带动零售银行存贷款规模和客户数量全面成长。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