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共文化服务让生活更多彩
本报记者 乔申颖

2010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走到百姓身边,而且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硬件”过硬

在广西,地处罗城、环江、融水三县交界地的偏远小山村——庄洞村在2007年9月文化共享工程罗城县支中心成立后,乡亲们看上了家门口放映的电影;

在广州,通过新建剧院、整合剧场和演出资源等方法,社区居民们盼望已久的家门口的剧场、多层次的演出不再是梦想……

2010年,我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方面,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国家话剧院剧场等工程相继竣工,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中央歌剧院剧场等工程完成立项审批,方案设计工作先后启动。江西艺术中心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新馆等一批地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天津投资35亿元的文化中心项目初具规模。

另一方面,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购置、城市社区文化中心(街道文化站)及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等重大文化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专项资金总量达18亿元。“农家书屋”建设累计投入资金60多亿元,建成各类农家书屋39万家。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此外,数字文化建设工程初步显现出巨大的潜力。2010年,圆满完成“十一五”时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任务,截至当年底,工程资源量达到105TB,基层服务点建设实现了县县有支中心和“村村通”。实施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将国家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送到全国2940个县级图书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喜人态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网络初步形成。正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崔建飞所说,“信息技术因其传输的快捷性、传播的广泛性、复制的无限性和保存的永久性,必将为公共文化服务插上翅膀,帮助它飞得更高更远。信息技术正在推动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软件”贴心

有了“硬件”的支撑,还要有“软件”的配合,才能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广覆盖、高效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更贴心、更个性的文化服务。2010年,立足于服务群众文化需求,有关部委创新思路、大胆开拓,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文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文化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推进博物馆体制机制创新,目前已有1743家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约占全国公共博物馆、纪念馆总数的77%。同时,文化部探索建立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长效机制,形成了初步方案。

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方式营造健康文化氛围,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开展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和百种优秀报刊活动,以“我的书屋我的家”为主题的全国农民阅读讲演活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形成新高潮。国家出版基金和重点古籍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华大典》、《清史稿》和点校本“二十四史”等重大出版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化部加强对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引导和扶持,不断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大地情深”——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展演活动。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全国老年合唱节、“中华红歌会”等重大文化活动,有效带动了基层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

各部委还联合开展了文化援疆行动。文化部完成新疆文化建设春雨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艺译制及第三大项目实施方案,并组织福建、重庆、北京、浙江等地的文化志愿者赴西藏、新疆两地开展“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继续实施“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免费赠阅6种文字图书317种235万册,5种语言音像制品74种64万盒。

国家广电总局通过实施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实现新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全部上星传输覆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