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年大戏,撼动人心的时代旋律
本报记者 姜天骄
央视一套上映的开年大戏《黎明前的暗战》。

新年伊始,各大电视台推出的开年大戏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其中,央视一套推出的《黎明前的暗战》,北京、山东、天津、河南4大卫视热播的《钢铁年代》,以撼动人心的时代旋律掀起了新一轮收视热潮。

主旋律题材独领风骚

25集电视剧《黎明前的暗战》作为央视一套开年大戏受到观众关注。根据最新的收视调查显示,《黎明前的暗战》在央视一套收视率1.98%,收视份额4.83%,在全国电视剧收视率排名中名列前茅,可谓叫好又叫座。

这部剧的故事情节和叙事手法中也不乏惊险、悬疑、情感等创作元素,但跌宕起伏的情节结结实实地落在了1949年1月到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这一段真实的历史背景中。“真实是主旋律影片的生命力所在。”《黎明前的暗战》的编剧郝莹说。

《黎明前的暗战》的导演嘉娜沙哈提称,以往的谍战剧,很多都是超脱于史实而存在,想象大于史实。而《黎明前的暗战》以历史上真实人物的亲身经历为蓝本,甚至连很多台词都有史料记载,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整部剧的取景都选自湖南的大街小巷。

近年来,主旋律影视剧在国内发展势头强劲。观众普遍反映主旋律电视剧越来越好看了。从历史的史诗剧《长征》到英雄人物剧《远山的红叶》,主旋律题材的电视剧摆脱了千篇一律的人物形象塑造,以一种丰润的艺术形式走进观众的视野,以真实人物、真实故事牢牢锁定了观众的遥控器。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陈山教授认为,国产的主旋律电视剧发展前景是广阔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电影文化的艺术成就、文化资源不可忽视。过去对经典名片的翻拍虽然存在很多争议,收视率和社会反响也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但这正是对主旋律作品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它是如今主旋律电视剧热的“前奏”,由幼稚的模仿阶段到如今的原创作品,是一种文化上日趋成熟的表现。现在的优秀主旋律作品创作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进步,是一种全新的表达,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是对民众文化诉求的升华。

人文情怀打动观众

工人史诗大戏《钢铁年代》播出之后,不仅掀起收视热潮,更引发了业界关注。著名文艺评论家缪俊杰说,“这部戏是文学特质对精神的回望,是对激情燃烧精神的回望,是对患难与共精神的回望。”

以人文情怀打动观众在如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影视创作氛围中尤为可贵。《钢铁年代》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史诗情怀体现了电视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中国人文精神价值的探索。

剧中的3个主要角色麦草、尚铁龙、杨寿山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特色。就像一首歌唱得那样“戴花要戴大红花……”这是那个时代人的光荣和希望,《钢铁年代》将它表现得非常透彻。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原戏剧文学系主任曾庆瑞说,“从叙事艺术上来看,《钢铁年代》是对红色年代的抒写,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透过这个缩影我们可以正视历史,向那个年代的人致敬。”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表示,“这部作品最可贵之处是表达了那个年代所特有的爱国主义精神、牺牲精神、奉献精神,以及富有时代特色的人文关怀。”

中国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电视艺术系主任路海波表示,“近几年好戏不断,但总觉得里面缺少了点什么。《钢铁年代》唤起了一种精神,‘戴花要戴大红花’仍然应该成为现代人的价值追求。从《钢铁年代》的创作中我们感到,电视人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不能只想要收视率,而是想清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收视率。”

一位90后观众给剧中杨寿山的扮演者冯远征留言说,他每天晚上都会跟爷爷奶奶一起看《钢铁年代》,遇到不懂的地方,爷爷奶奶就会给他讲述自己当年的经历。“《钢铁年代》的受众面很广,爷爷奶奶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年轻时代;爸爸妈妈能够通过它体验父母当年的生活;而那些年轻观众,则能在《钢铁年代》中了解到自己的祖父辈是如何建设新中国的。“冯远征感慨地说,“我希望通过这部《钢铁年代》,向自己父辈的奋斗精神致敬。”

《钢铁年代》以打动人心的人文关怀让人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工人这个伟大的群体。目前全国约有1.5亿产业工人,而《钢铁年代》是第一部在荧屏上专门关注工人群体的电视剧,这说明,我们的电视剧创作还有很广阔的空间。

《钢铁年代》和《黎明前的暗战》两部剧的收视热潮也为我们提供了对电视剧创作方向的思考。通过这两部开年大戏的热播,我们应该认识到,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题材还可以更广博、更贴近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