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百姓纪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1年1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看霍邱丰收的田野
本报记者 姜天骄 白海星
机械化作业让霍邱县农业实现飞跃发展。
农业科技人员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防治病虫害。

刚刚过去的2010年,安徽省霍邱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单产、总产再创新高:全县粮食收获面积达到341.28万亩,平均单产532.7公斤,总产达181.8万吨。

令人欣喜的不仅是数字。2005年起,霍邱县粮食产量已连续6年在安徽省拔得头筹,并在全国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上连续6年捧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的奖杯。

面对不断发展的城镇化、工业化,面对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霍邱县的这个“六连冠”意义非凡。站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我们感受到了国家惠农政策对农民的鼓舞,感受到了农业科技化的喜人成就,更感受到希望之火在这片金色的大地上升腾。

政策扶持动力足

“种田比外出打工还实惠,谁不愿意种呢!”

霍邱县宋店乡的种田大户胡建学曾经是县长途客运站上的一名翻砂工人。2004年初,听说国家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在城里打工的胡建学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决定回家种田。

直到去年,胡建学已经承包了村里的450亩河边地,种上了小麦和水稻,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说起种田的感受,胡建学的心里美滋滋的。从他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县里对主要农作物实行了保护价收购,收购价足足高于市场价1角钱。胡建学曾经收到过县宣讲团发放的《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信中大力宣传惠农种粮的政策、效益和责任,着力推广高产关键技术。另外,胡建学家的3台农机具全部享受到了国家补贴,每台能补13000多元。农民手中的“一卡通”可以按时收到县里发放的各类涉农补贴资金,又方便又实惠。“种田比外出打工还实惠,谁不愿意种呢!”胡建学心满意足地说。

宋店乡还有一位种粮大户叫王厚云,近两年通过土地流转承包土地3000多亩,国家每年给他的政策扶持和各类补贴使他尝到了种田的甜头,越种越有劲。他先后办起了粮食专业社、农机专业社和植保专业服务队,并聘请了高级农艺师为他当参谋,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像王厚云一样,在霍邱县政府的鼓励下,2010年千亩以上土地流转种粮大户发展到20户,3000至5000亩以上的有5户,百亩以上达600多户,全县流转面积达到35万亩。县政协副主席、农委主任张敏昌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支持发展规模种粮大户,对流转千亩以上且流转期在3年以上的大户,授予全县种粮大户标兵称号,并一次性奖补10万元,优先安排农机、农资、良种等补贴,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多种指数。

目前,霍邱全县共组建土地流转合作社10个,岔路等乡镇组建了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专门为土地流转服务。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百亩以上达600多户。去年,县政府从财政专项安排中,一次性兑现土地流转种粮大户奖励资金400万元,促进了全县种粮大户的发展。

服务支撑立得稳

霍邱县为确保粮食安全大力发展植保服务网络,倾心为农民搞好服务,并且将服务的内容逐年拓宽和延伸。

“自秋种以来,我县未发生有效降雨,麦田普遍有干旱现象,近期气温下降,干旱、冻害叠加,部分苗发黄,故当前田管主要措施:一是抗旱,浇水提高土壤墒情;二是开展冬季划锄,松土除草保温防冻;三是……”2010年某日,霍邱县农民在同一时间收到了霍邱县农委发来的短信。

通过农委专家组编辑短消息来传播农技知识,已经成为霍邱县农民农技工作中离不开的“锦囊妙计”。2010年4月,小麦赤霉病全城大爆发,王厚云在一星期前就接到县农委的短信通知,提前做好了防灾准备。赤霉病爆发时,县合作社植保队在他家的田里连续打了两天药,解除了赤霉病害。若不是这条短信让王厚云早做预防,他家的小麦将会因赤霉病减产45%。

因为长期高温干旱,凡是在家务农的霍邱庄稼人都知道2010年是稻曲病和稻瘟病偏重发生的年份,然而他们地里的粮食没有因此减产。城西湖乡陈咀村农民陈国海感激地说,“多亏了村里有植保队。”

在狠抓粮食生产过程中,霍邱县早就构建了“县中心——乡大队——村植保服务队”的植保服务网络。今年,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县里提前准备,投入700万元统一采购机动喷雾器2万多台,为全县682个行政村的植保服务队每队配备了30至50台,并建立统防统治核心示范区52万亩,带动全县统防统治面积100万亩次。

植保服务体系的建立只是霍邱县围绕粮食生产做好服务的一个缩影。霍邱县为确保粮食安全大力发展植保服务网络,倾心为农民搞好服务,并且将服务的内容逐年拓宽和延伸。

从县农委记者了解到,霍邱县的服务是全方位的,从种子购买、农资市场管理、病虫害防治、机耕收割到基本农田建设,只要是农民需要,他们都能做到农民满意,包揽了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据介绍,仅2010年霍邱县就投入农田基本建设资金800多万元,建设高产粮田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投入农机装备资金1000多万元,新增大型农机和开沟机、条播机、插秧机等新型配套机具2500多台(套),为农民种田搭好台。

科技领路跑得快

“我们向科技要粮,选良种增粮,防灾害保粮。”

姚李镇花园村农民王世三过去对科学种田将信将疑,2010年县里推广工厂育插秧技术,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用插秧机插了10亩地,秋季收割一对比,他信服了:“这是我头一次用机子插秧,机械比人工插秧每亩多收200多斤,划算!”

水稻机械育插技术的推广,是霍邱县去年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一个亮点。在长集农业产业园,霍邱县农委高级农艺师张彦介绍说,“县财政安排1200万元资金,在全县建立10座育秧工厂,购置插秧机500多台,实行工厂化育秧、公司化运作、订单式生产、一体化服务,平均每亩地节本增效100元以上。”

据了解,去年霍邱县水稻建立高产创建示范片35万亩,小麦23万亩,带动全县粮食的持续增产,水稻平均单产提高8%以上,小麦单产提高10%以上。地还是那些地,田还是那些田,粮食生产再上台阶如何挖掘增产的潜力?“科技支撑是霍邱县粮食丰收的关键。”六安市副市长张邵春一语中的。

霍邱县种植业局高级农艺师郭永升告诉记者,“我们向科技要粮,选良种增粮,防灾害保粮。例如水稻,我们选择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综合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在小麦生产上,重点推广科学播种技术,精心整地,控制播量,适期播种,实行机条播、机开沟,对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及时有效控制病虫危害,这些措施都为粮食丰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为提高粮食产量,霍邱精心组织实施“两大增粮工程”小麦高产攻关工程,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强力推行小麦机条播、机开沟。建立了60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机条播达60%以上,重点乡镇达80%以上,机开沟率达80%以上。小麦高产攻关“六改”、“五统一”关键技术到户率达80%以上。2010年,霍邱全县小麦种植146万亩,亩产410公斤,总产59.8万吨。

在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中,霍邱县积极创新良种推广和新品种试验示范淘汰机制,全县水稻品种由过去的368个优选减少到20个,良补挂钩品种应用率达95%以上,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万亩连片一品,彻底解决了水稻品种多、乱、杂的问题。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