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记者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规划引领重建
都江堰加快农业产业恢复,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苏碧群摄
城市安居房小区——惠民雅居。关 轩摄
上海市援建的壹街区新貌。 苏碧群摄
2010年5月12日,成灌快铁主线竣工通车。 苏碧群摄

按照《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都江堰最终将打造成一个产业优势凸显的活力宜业城市、抗震减灾的安全宜居城市、倚山傍水的自然生态城市、实现恢复重建与跨越式发展的典范城市——

都江堰灾后重建任务十分艰巨。十万家庭要建住房、十万大军在搞建设、千栋危房需要拆除、千个项目日夜施工。两年多里,在多方努力下,都江堰在住房、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生活等方面快速恢复乃至超越灾前水平,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成都市市长助理、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说,能有这样的巨变关键在于都江堰在“规划引领重建”、“城乡统筹重建”、“机制创新重建”和“科学发展重建”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规划引领重建”是“都江堰模式”的灵魂。虽然百废待兴,但震后第四天,《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就迅速启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都江堰不仅启动早,而且起点高。他们采取全球招标的方式,会集了全球10家顶级规划设计联合体的先进理念和优秀成果。之后,他们又公开征求市民意见。经过数轮修改,涉及城乡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恢复、城镇体系和生态环境恢复6个方面的规划,成为指导都江堰灾后重建的纲领性文件,对灾后重建工作起到了指引方向的重要作用。

规划的引领作用在农房重建中得到充分体现。他们按照成都市委提出的“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发展性”的要求,确立了宜聚则聚、宜散则散,依托林盘推进集中居住的理念,转变了农村房屋夹道修建的传统观念,尽可能杜绝了将单一形态堆砌的城市小区搬到农村的做法,使恢复重建与新农村建设得到有机结合。

“城乡统筹重建”是“都江堰模式”的路径。都江堰市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妥善处理“城”和“乡”的关系,将灾后重建与城乡统筹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成为“都江堰模式”运行的重要路径。他们一方面抓住机遇,在成都市率先推动了农村产权改革,并把改革成果充分运用于灾后重建;另一方面通过规范土地流转、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为灾后重建中的资金筹集等一系列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法。

同时,都江堰市注重建设设计与住房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坚持城乡服务均等化的原则,以重建为契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差距拉大的趋势得到有效改变。按规划,全市205个农民集中安置点必须全部配套完善水、电、路、气、光纤、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社区、村落就业服务、公共卫生、文化活动、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设施,真正做到全市范围内“基础设施全配套,公共服务全共享”。

“机制创新重建”是“都江堰模式”的动力。面临灾后重建各个领域的重大挑战,都江堰市运用市场化的理念,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成为推动灾后重建的巨大动力。通过市场化运作等手段,都江堰市吸引社会资金约50亿元参与农村住房重建及产业发展;结合城镇住房重建,依托国有投融资平台,对储备土地、国有经营性资产、景区门票收入等进行了有效整合。这些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重建资金缺口大的难题。

“科学发展重建”是“都江堰模式”的保证。在灾后重建工作中,都江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科学重建。

灾后重建,急在安居,稳在产业。在产业振兴上,都江堰结合自身的实际,走出了三步棋:一是依托都江堰灌区特色农业资源,借助对口支援的上海市拥有的先进技术、广阔市场,推进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实现农业产品的增值,着力打造以粮食与猕猴桃、蔬菜、食用菌、川芎、园林花卉优势互补的特色产业示范带。与上海市合作建设的“十万亩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全面建成后,示范区内的农民人均年增收可达1500元左右。在大观镇、紫坪铺等农村集中安置点,不仅房子修得漂亮,而且产业也有了基础,或发展现代农业,或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或一、三产业联动,为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加速产业的升级和聚集,重点发展软件产业基地,以此带动全市工业的转型,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三是推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大力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引领山地旅游、田园风光旅游互动发展;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拓展服务业的文化内涵,打造水文化展示和体验之地。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