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艺术品投资与收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术是父亲的生命”
——记者对话吴冠中长子吴可雨

吴冠中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先后向公立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捐赠作品近400幅。2010年12月初,在杭州举办的“东西贯中——吴冠中艺术回顾大展”上,吴冠中先生的长子吴可雨先生再次向浙江捐赠了48幅父亲云南写生的手稿。

北京翰海2010春季拍卖会上,吴冠中1974年创作的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以5712万元成交。在吴冠中先生作品价格日益走高的情况下,吴冠中和家人选择将作品捐献给社会,这样的境界令人敬佩与感动。为了探寻捐赠背后的故事,记者专访了吴冠中先生的长子吴可雨。

记者:在您的记忆中,您的父亲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捐赠作品的?

吴可雨:最早应该是上世纪60年代,那时父亲应邀到中国美术馆参加展览,展览结束后,他就捐出几件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记者:您父亲为什么将自己的作品捐出来?

吴可雨:父亲曾说,他的艺术是为人民创造的,他在艺术上最终所走的“中西结合”的创作道路,也是将东西方艺术的精髓融合在一起。父亲想让他的作品不仅为中国人所欣赏,也能被西方人欣赏,能够得到世界最广泛人民的认可,这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

记者:吴冠中先生一直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最艰苦的时期是什么样的状况?

吴可雨:上世纪50年代,我父亲抱着为新中国艺术事业作贡献的想法,从法国毅然回国。1958年,父亲从清华大学调到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任教。当时的北京艺术师范学校刚从北京师范大学独立出来,没有教师和宿舍,于是,我们一家就跟随父亲借住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宿舍里。那是一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大杂院,几十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由于长期缺少修葺,房屋非常破旧,冬天没有暖气,屋里到处漏风。可我父亲完全不以为苦,一直坚持创作。油画创作时需要退后几步看“大效果”,但因为房间小,父亲经常将油画摆在屋内,跑到屋外去看效果,冬天也不例外,有一次父亲为看“大效果”还冻出病来。

记者:您觉得他的创作与艰苦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吴可雨:我父亲是一位艺术家,他热爱艺术,甘愿为艺术献身。1981年,我父亲到新疆讲学,后来非常有名的两幅作品《白桦林》和《交河故城》都是在那期间创作的,有趣的是,这两幅作品都是画在我们家用来糊窗户的纸上的。不管外部的环境怎么样,父亲始终抱着为艺术而创作、为人民而创作的理想。父亲的艺术理想始终没有变,他的追求也始终没变。

记者:作为吴冠中先生的长子,这些画(吴冠中云南写生手稿)无论是从什么角度来说,对您都是非常珍贵的,为什么最终还是选择捐出来?

吴可雨:我之所以把手稿捐出来,是因为我对父亲的精神有着真正的理解。简单地说,艺术就是他的生命,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作品,是他人生追求的目标,是他的人生理想。所有的作品都是父亲的心血,关乎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在他的晚年,他选择将自己的心血无偿地捐给国家,我作为他的子女,没有理由据为己有。父亲的画原本就是为人民创作的,应该将它们还馈社会。

记者:有没有私人收藏家向您购买父亲的作品?

吴可雨:有收藏家找过我,但我父亲生前认为,将作品捐给公立的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作品,发挥作品最大的社会价值。曾有一位企业家通过朋友的关系向我表示,“随便给一幅画,换一套房子”。

记者:那您怎么回复这样的要求?

吴可雨:很简单嘛,就是两个字“不换”。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