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海洋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陆统筹谋发展
——访山东省文登市委书记王亮
本报记者 郑 杨 实习生 熊汉玲

记者:与其他滨海城市相比,文登市的蓝色经济战略有何特色?

王亮:近年来,文登市在发展蓝色经济的过程中,打破了“海是海、陆是陆”的传统观念,不是单纯对海洋资源进行开发,而是把海陆域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强调技术、产业、土地、海域等要素的优化配置。

文登市把建设南海新区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突破口,按照产业互补、错位发展的思路,统筹推进海陆经济发展。一方面,统筹海陆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由港口、区内路网、区间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促进海陆产业对接、联动发展;另一方面,坚持海陆产业统筹规划,积极引导海洋产业链向内陆延伸,海洋产业与临港产业、涉海产业互为延伸。通过海洋经济的大发展,带动陆域经济的全面升级发展,形成以海带陆、以陆促海、海陆协调、整体推进的新局面。

记者:文登市在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示范区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王亮:3年来,文登围绕新能源、节能环保、海洋生物、海洋装备、机械装备、电子信息、港口物流等产业,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迅速入驻,形成了重点项目龙头带动,数十亿元企业紧密跟进,亿元企业集聚发展的喜人景象。文登市在南海新区开发建设中,突出抓好昌阳河以西的旅游度假区和昌阳河以东的临港产业区两大功能区建设。度假区的服务业可以为产业区的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撑;产业区的制造业又可以有力推动度假区服务业的繁荣,从而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健康发展。

在临港产业区,我们注重把新能源作为战略性先导产业,打造临海新能源产业基地;抓住国家鼓励扶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打造独具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链;加快发展船舶、汽车、机械制造等零部件产业,打造机械装备和零部件制造基地;加快发展海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化工等海洋产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全面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水平。

记者:可持续发展是蓝色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开发建设中,文登市如何确保经济与生态统筹推进,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王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再大的项目,只要是高污染产业,我们坚决不要。截至目前,南海已经断然拒绝了13个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这些项目总投资额达50多亿元。文登市在南海新区开发建设中,牢固树立“环境优先、永续发展”的理念,把林地、湿地、海洋、沙滩等作为宝贵的资源来保护,把宜居、宜游作为南海新区开发建设的重要目标,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南海新区突出的优势。坚持集中集约用海用地,提高单位岸线和用海面积的投资强度,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争取以最少的基础资源实现最大经济收益。坚持保护与开发统筹规划,加强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松江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

记者:在实施海陆联动发展的过程中,文登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又该如何克服?

王亮:我们遇到的困难很多,首先是人才缺乏。海洋产业对技术的要求普遍非常高,而地方自身在创新人才方面的储备还比较薄弱,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投资几个亿开办了高级职业教育中心,培养蓝色经济产业人才,同时还借助外力,引进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与大学共同办校,请他们来帮助培养海洋人才,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

另一个比较大的困难来自于创新方面,我们的创新体系还是相对薄弱的。为了扶持创新项目,我们正在经济开发区和南海新区中建设大型的孵化器,通过大型集中研发的方式去推动创新。

记者:对于文登这样处于蓝色经济起步阶段的城市来说,海陆联动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还需假以时日,请问文登市如何规划未来的发展?

王亮:我们的第一步棋是打造文登的经济开发区,第二步棋是发展城市新区,第三步棋是打造文登的南海新区,我们要靠南海新区的发展去决胜未来。在未来3到5年中,我们希望以这3个区的发展为平台,谋求新的突破,推动蓝色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真正把蓝色经济做大做强。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