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在同一片蓝天下
———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迅速硕果累累
本报记者 吴佳佳

  “十一五”期间,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从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最直接、最关心的基本生活、基本需求起步,将残疾人普遍纳入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拓展服务体系,促进了残疾人生活状况的进一步改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断提高,残疾人就业人数增加,城乡特困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总体初步达到小康水平。

两大体系为残疾人撑起生活保障伞

  2007年,黑龙江垦区友谊农场的张宜存一家被列入残疾人危房改造计划,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搬进了敞亮的新居。

  张宜存介绍说,他们夫妻两人身体都不好,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孩子正在上中学,家里开销大,生活紧张。现在政府实施了房改,还将其纳入低保,生活有了保障。他还参加了农场针对残疾人成立的保洁队,每年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

  像张宜存这样因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而受益的残疾人有很多。2008年和2009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及社会捐助投入危房改造资金41亿元,约49.6万户贫困残疾人危房得到改造。国家还积极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和各项待遇。作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重要内容,国家新农保试点地区普遍对残疾人参保缴费给予优惠,近85%的试点县(市、区)对农村重度残疾人参保代缴最低标准保险费。2009年度,中央和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帮助残疾人参加城乡医疗保险,提高残疾人医疗保障水平,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例达到94.4%。2010年,卫生部、中国残联等五部门共同下发了《关于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通知》,将运动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等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城镇残疾人参加至少一项社会保险的比例也达到了64.3%,截至2009年12月,238.6万城镇残疾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

  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发展的同时,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了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仅2009年,就有62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央财政针对贫困残疾儿童的资金量最大的康复项目,为5.88万名残疾儿童带来了康复希望。国家还进一步深入开展辅助器具供应服务,全面推进普及型假肢装配,截止到2009年底,累计为残疾人减免费用装配普及型假肢9万余例,供应辅助器具180万件。

专项政策拓宽残疾人服务覆盖面

  从2007年开始,国家全面部署,扶持建设针对残疾人的示范性服务机构,引导建立居家托养补贴长效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开展托养服务。到2009年底,我国建成托养服务机构3474个,政府主导、残联主抓、社会参与、家庭支持的托养服务格局已具雏形。

  “十一五”期间,我国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有效整合资源,统筹拓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无障碍、文化体育等专项服务,不断扩大残疾人服务覆盖面,促进了残疾人生活条件的改善。

  5年来,残疾人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残疾人受教育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国家启动“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规划投资54.5亿元,计划新建、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1160所,目前已完成建设300所。截至2009年底,有特殊教育学校达1672所,在校残疾儿童42.8万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断提高。5年来,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不断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已达到3043个,496万残疾人得到职业教育与培训。城镇在业残疾人达到432.2万,1737万农村残疾人通过参加生产劳动提高了收入水平。5年来,为残疾人服务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初步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截至2009年底,2420个县(市、区)达到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达标率84.62%,截至2010年9月,乡镇(街道)、村(社区)共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584295名。

权益保障促使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

  保障残疾人的权益,使残疾人平等地享有社会公共资源,是“十一五”期间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不断加大对无障碍建设的投入,在100个城市开展了创建全国无障碍城市建设工作,要求79.5%的城镇至少有一种无障碍设施,医院、银行、车站、商场、文化体育建筑、公共交通工具等加强了无障碍服务。同时,信息无障碍建设进展显著,盲文、手语应用得到更多的扶持,全国电视手语新闻栏目达到142个,越来越多的影视节目加配字幕解说,政府及社会重要门户网站加强了信息无障碍建设。 

  为保障残疾人权益,让残疾人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2010年,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残联等制定、修订了残疾人机动驾驶证申领使用、辅助器具生产、车辆检测等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国家标准。公安部、中国残联等七部门出台了规范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运营的文件;国家燃油税费改革后,财政部、中国残联出台了为50万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发放燃油补给的政策。

  为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法律服务体系,中国残联与最高法、最高检、司法部等九部门成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共同开展法律救助工作,九部门共同建立了56个法律救助工作站,直接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务。

  此外,一个个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国家修订了《残疾人保障法》,首次引入“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概念,各地也积极修订《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国务院陆续颁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规;制定中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和《无障碍建设条例》,对残疾人权利做了更明确的规定。

  据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将继续全面推进,到2015年将建立“两个体系”基本框架,2020年“两个体系”将更加完备,让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