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变发展方式 推广绿色建筑调研行①
绿色建筑风正劲
本报记者 隋明梅

  近年来,绿色建筑在我国各地开始推广并取得初步成效。从建筑单体节能走向社区和基础设施的整体节能,从追求绿色居住场所走向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从绿色技术硬件的推广应用走向绿色社会风尚的倡导形成,绿色建筑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今年起,以北京、天津等城市为先导,节能率为65%的建筑节能标准已在全国大中城市逐步展开,村镇住宅50%的节能标准也正通过示范倡导快速推进。 

在积极认知中走出认识误区

  这里的阳台栏杆不是锻造铁艺,也非水泥柱,而是既现代又透着几分神秘感的太阳能集热管,因与建筑一体化安装,所以不经人指点,根本看不出是集热管。“这可不仅仅为了好看。”彭小航把记者让进自己位于山东烟台市“海天四季”小区一楼的家,指着厨房水槽上方与太阳能热水器相连接的水温表兴奋地说,“77.4度呢,你看!”经过一番与自来水混合,她才敢伸手去捧水龙头里流出的水。这是11月上旬的一天,天气多云转晴,气温8摄氏度。“最冷的时候,除非连阴天,从热水器接出来的水也是温乎的。”彭小航说。

  在距彭小航家30公里外的乡间小镇宁海,记者看到,秦国文在他开发的建筑上“几乎用了所有我们这个地方适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像地源热泵、隔温门窗和新外墙保温技术……”

  “你看到的只是我们烟台市推广绿色建筑的几朵浪花。”烟台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树琪告诉记者,在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直至住宅产业化等各个方面,该市已展开绿色建筑的全面实践。

  “你看到的烟台、南昌、上海、北京等地的绿色建筑,也只是我国绿色建筑推广进程中的几个点。”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对记者说,我国绿色建筑虽然起步比英国晚了近10年,也比美、日等国落后几年,但我们在加速快跑。

  是的,从烟台人家到山东全省,从沿海省市到西部地区,绿色建筑风正劲,节能环保健康又可持续的理念,正在染绿座座建筑、基础设施直至城市与乡村。 

  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建筑物的建造与使用全寿命周期内,在尊重所处地域自然、人文、气候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土地、水和材料等资源,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和适用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仇保兴说。

  绿色建筑的意义在哪里?

  它因排放低、寿命长、质量高而综合性地实现建筑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以及环保等绿色目标。

  “建筑是能耗大户,对环境影响也大。据统计,全球约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建筑引起的空气、电磁和光污染占环境总污染的三分之一以上;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中40%为建筑垃圾;建筑过程中使用的能量如电、汽柴油等都产生二氧化碳。”仇保兴说。

  据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报告,目前,建筑物消耗了美国72%的电力、39%的能源、40%的原材料,同时占了3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30%的废物产出。

  我国建筑消耗和排放情况虽比美国低许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做得很好了。据对我国600多个城市中的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统计,这些城市的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55.48%,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58.84%。

  按传统建筑模式计,至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超过10亿吨标准煤;若以近两年的绿色建筑推进速度计,届时至少会削减四分之一即近3亿吨标煤消耗。

  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让绿色建筑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与经济热点。不过,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实际运行中,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还存有几大误区:

  误区之一,将一般节能建筑混同于绿色建筑。前者是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而后者则指在其全寿命周期中通过对材料、能源、土地及水等的高效利用,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误区之二,绿色建筑是高投入的建筑。其实,绿色建筑强调材料可循环使用和充分本地化,从而实现最低成本的节能与舒适。误区之三,绿色建筑是以绿化为主体内容的建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一误区的产生主要由开发商有意滥用概念导致。其实,利用绿化节能环保,只是绿色建筑的一个分支。误区之四,绿色建筑是高科技建筑。其实,绿色建筑要求尽可能地采用适用技术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构造,本质上是一种气候适应性建筑,所采用的技术大都简便易行,有些在我国很早就已应用,比如徽派建筑的通风口、天井等。

在加快发展中破解难题

  8月19日傍晚的南昌,大雨把习惯了饭后街头散步的人们挡在家里,可在北京东路的恒茂小区,住户们却怡然漫步在绿荫与花丛之中,一边欣赏如注大雨,一边完成每日的“饭后百步走”。这绿荫与花丛是长在地下车库里的,而车库四周的“窗户”和天井又与“窗外”的梯级下沉式花园绿地相连接,于是,每逢阴雨天或骄阳当头之际,业主们便可选择下车库散步乘凉。因为采光通风好,车库白天不需开灯,年节电约200万千瓦时。住户黄先生告诉记者,小区采用了多项绿色建筑技术,住起来很舒服,不像老房子那么冬冷夏热了,“家庭用能可节省四分之一”。

  “绿色建筑在南昌已成为时尚。”南昌市建委主任龚亚立说,“自2005年至2009年,全市绿色建筑设计面积1900多万平方米、已完成1300多万平方米。”2012年将在南昌举办的城市运动会,其场馆建设更是把绿色建筑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记者在场馆施工现场看到,照明、通风、采光、废气排放、水利用与处理等方面,无不在按绿色环保的最佳方案设计与施工。

  一组来自建设部的数字,可以让人们清晰地看到我国绿色建筑的历程和成就:2005年,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执行率,在设计阶段为53%,施工阶段为21%,就是说当时大多新建建筑都不是绿色建筑;2006年,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执行率均大幅上升,但施工环节仍有50%左右未能执行;2007年起,施工执行率因施工单位的逐渐重视而快速提升,到2008年已达82%。从21%到82%,表明我国绿色建筑实现了大步跨越。以我国每年新增建筑17亿至20亿平方米计,过去6年间,全国新建的100余亿平方米建筑中有近70亿平方米着上了浓淡不同的绿色。“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在绿色建筑的发展上出现如此巨大的跳跃性发展。”仇保兴说。未来,不仅城镇新建建筑的“绿色”比例将继续提高,而且对40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也已有序展开。

  这丰硕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部门的引导和监管。2006年3月7日,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同年6月1日,《标准》正式实施,成为我国第一部从住宅和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多目标、多层次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推荐性国家标准。

  当然,绿色建筑的发展中,认识与实践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以低碳建筑替代绿色建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秦佑国教授指出,“低碳”不能代替“绿色”,当前备受关注的“低碳”只是“绿色”的一个方面,绿色建筑的内涵包括减少资源能源耗用和对环境的影响、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等诸多方面,而“低碳”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又如,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因追求奢华而加大了建筑能耗。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用一组研究数字点出了这个问题:有些公共建筑的用电量达到了65千瓦时/平方米·年,甚至98千瓦时/平方米·年,远高于100年前建造的清华大学清华学堂34千瓦时/平方米·年的水平。

  绿色建筑需要解决的问题颇多,而解决的路径与办法也日渐清晰:需要规划、设计、施工直至运行阶段的全过程全方位引导与推进,需要科学合理地采用新技术使用新材料,需要加快实现住宅建筑产业化,需要走出一条适合国情、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之路,等等。而这一切,都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