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摄影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2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南济源市:
“以城带乡”和“以工哺农”取得丰硕成果
图/本报记者 李树贵 文/本报记者 党涤寰
  济源市济世药业的员工正在加紧生产独家研发的复方药剂。济源市依托济世药业、正兴玉米、康达乳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济源市天坛山水库灌区的工作人员在检查设备。该灌区的建立,让周围农民用上了自来水。济源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目的,在河南省率先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和村村通自来水。
  济源市丰联农机专业合作社人员正在检修农机。该市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形式,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帮助当地农民走上新的增收致富之路。
  五龙口镇山口村村民李彩霞(右二)一家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济源市“百村富民工程”实施以来,山口村村民通过发展煤炭运销、旅游服务、林果及生猪养殖等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济源市古轵生态园花卉基地。济源市通过建立花卉、蔬菜、林果、畜牧等特色基地,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特色化发展。
  克井镇柿槟村敬老院,老人们在一起聊天唱戏。济源市建立了高标准、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2008年在全省率先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居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使居民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
  环境优美的下冶镇逸夫学校,朝气蓬勃的山村女教师在校园漫步。近年来,济源市加快发展农村教育,致力于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济源市机械工业学校每年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近4000人次。该市通过组织职业技能培训等形式,帮助众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就业、创业。

  近年来,河南省济源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济源市通过大力实施“以城带乡“和“以工哺农”战略,使全市城镇化率连续5年以2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递增,2009年达到49.01%,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达到76%,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河南省前列。

  济源市坚持把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目前已培育壮大蔬菜、畜牧、薄皮核桃、烟草、冬凌草五大支柱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7%。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6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311家,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直接带动农户4.5万户,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明显提高。

  济源市深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已实现了镇镇通高速公路、村村通公交、组组通硬化路、户户通自来水,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标准化卫生所、日用品超市村村配套齐全。2008年,济源市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及教科书费,全面实现了城乡学校集中布局,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率达98%。济源市率先实现了城乡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同步实施。目前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98%。全市已建立起完善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和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

  “十二五”期间,济源市还将逐步把落户新型农村社区、小城镇、中心市区的农村居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差距,全面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采访

感言

展现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党涤寰

  在济源采访,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城乡处处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济源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生地,济源人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创新实践的精神,“搬”走了通向幸福道路上的“一座座大山”,让“愚公精神”得以传承和弘扬:坚持城乡统筹,济源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同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逐渐享受到了精神生活的富足……济源城乡居民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让我们感受到了济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所取得的实效。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