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李 力
农业部部长 韩长赋

  “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框架体系,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在农业部和各级各部门及亿万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呈现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为我国成功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回顾过去的五年,农业农村经济是如何应对空前挑战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深层次原因有哪些?未来五年,如何确保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记者:您长期从事“三农”工作,对“三农”问题有很深入研究。您怎么评价“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韩长赋:“十一五”这五年,简单讲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就是极不寻常、历史少有。这五年,形象点说,就是“米袋子”更满了,“菜篮子”更丰富了,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了。

  粮食:连续五年增产,总产连续四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水平。

  “菜篮子”产品:生产快速增长,供应充足,品种丰富。这五年,肉蛋奶、水产品,还有蔬菜、茶叶、水果等,总体上产量都是稳步增加的。

  农民收入:前四年年均实际增长8.3%,今年有望继续较快增长,预计超过前四年平均。五年间平均增速超过“七五”以来各个时期。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今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2亿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2%,分别比2005年提高34%和16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2%,比“十一五”末期提高近5个百分点,基本上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两个52%,这又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开始进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新阶段。

  纵观五年发展,可以说,“十一五”时期是国家支农力度最大、农业发展形势最好、农村面貌变化最快、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记者:最近,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粮食实现了连续七年增产,这确实很了不起。您认为这些年粮食连续增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我们是如何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的?

  韩长赋:粮食“七连增”,是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连续4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个成绩确实来之不易,是政策支持、科技支撑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从上到下齐心协力、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的结果。

  政策支持是首要的。这五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简单讲有三个方面:一是“减法”、“加法”、“乘法”一起做,调动了广大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从2006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为农民减轻负担1300多亿元。建立补贴制度,实行“四补贴”,资金由2004年的145亿元增加到今年的1345亿元。从2004年开始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并不断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小麦每斤提高了0.17—0.18元,稻谷每斤提高了0.23—0.3元。2008年以来,又出台了重点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多次启动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临时收储。二是不断加强对主产区的支持,充分发挥主产区作用。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主产区定乾坤。国家不仅支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普惠”政策优先考虑主产区,而且制定了支持主产区的“特惠”政策,安排专项投资用于产粮大县相关重大项目建设,对产粮大县实施奖励,奖励资金由2005年的55亿元增加到今年的180亿元。三是在农业抗灾减灾和粮食生产的紧要关头,中央还及时出台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保证了抗灾夺丰收。这些政策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近年来,我们启动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探索了高产创建这一大面积集成推广实用技术的新途径,构建了主要粮食作物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今年,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应变及时、指导到位,良种良法等关键技术推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产创建有力辐射带动了大面积均衡增产,成为抗灾夺丰收的最大亮点。全国4380个粮食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656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20多公斤。

  针对近年来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新形势,创新防灾减灾工作思路,提高科技救灾水平。特别是今年,农业抗灾救灾工作力度之大多年少有,做到了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

  另外,通过组织实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等重大工程,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您刚才讲到“十一五”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历史时期之一。请问这主要是由哪些原因促成的?农业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韩长赋:“十一五”农民收入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前四年年均实际增长8.3%,今年有望继续较快增长,预计超过前四年的平均。大家知道,农民收入四大块: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务性收入,目前分别占49%、40%、7.7%、3.2%。这五年,从收入来源上看是基本面不断巩固,增长面不断提高,扶持面不断加强。基本面上,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等农产品生产连年丰收,支撑了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增长面上,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数量扩大,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十一五”期间,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总量年均增长500万人以上。随着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民财产性收入也在不断增长。扶持面上,国家惠农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农民转移性收入不断增加。其中“四补贴”总额由2006年的309.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45亿元。

  农业部门始终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中心目标,一手抓保障供给,一手抓增加收入,不断强化工作措施。今年,我们提出了“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6%以上”的目标任务,围绕这个目标,既巩固农业内部增收基础,又拓宽农业外部增收渠道;既向市场要收入,又从政策上想办法。具体讲就是:推动出台和认真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和动物疫病防控,促进农民减灾增收;强化农业物质技术支撑,促进农民科技增收;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

  记者: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现在消费者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关心。请问农业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韩长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人们高度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经过努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都保持在96%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目前已占上市农产品30%多。客观讲,我国农产品质量总体上是安全可靠的。

  农业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一直抓得很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执法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大规模开展“菜篮子”产品标准化创建活动,创建了一大批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规模化养殖小区、水产品健康养殖场和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从生产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记者:回想今年,大家一个突出感觉是灾多灾重,其实整个“十一五”期间也都如此,请问部长,在农业防灾抗灾方面,农业部门积累了哪些经验? 

  韩长赋:近年来,农业气象灾害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从经验上讲,可以归纳成一句话,就是主动避灾、有效防灾、积极救灾,做到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

  主动避灾,就是根据不同地区灾害发生特点,调整种植结构,推广相应的生产技术和防灾减灾措施。

  有效防灾,就是加强监测预报,制定完善预案,提早做好物资、资金和技术准备。通过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积极救灾。近年来,国家陆续设立了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补贴等专项资金,资金规模逐步加大,有力支持了农业防灾减灾和生产恢复。今年以来,中央财政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16.87亿元,是历史上较多的一年。农业部动员组织1万多名专家和50多万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另外,农业防灾减灾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应急机构、防灾减灾预案逐步健全。

  记者:您对农民工问题一直比较关注,记得您今年曾发表一篇文章专门讲“90后农民工”,请您谈谈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思路?

  韩长赋: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思路,重点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农民向工业、服务业转移就业,向城市有序流动迁徙的方向,打开城门,合理引导,逐步转移,有序进城;二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采取综合措施,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让一部分农民就地转移,另一方面要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和待遇,让一部分农民进城务工,安居乐业;三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紧解决农民外出务工的现实问题,同时推动体制改革创新,从制度上解决农民工问题。

  记者: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永远都是头等大事,作为农业部长,您对确保“十二五”期间农产品有效供给有信心吗? 

  韩长赋:我们已经实现了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十二五”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

  “十二五”我们将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实施粮食重大战略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大规模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和“菜篮子”产品标准化创建;完善政策,保持农产品合理价格水平,充分调动地方和农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主产区作用。重点是:“米袋子”要做强主产区,优化品种结构;“油瓶子”要“多油并举”,稳定自给率;“菜篮子”还要丰富品种,提高品质。 

  记者:展望“十二五”,您认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农业部门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韩长赋:“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为此,“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把握“一个重大任务”,突出“一条主线”,围绕“两个目标”,提高“三个能力”,推进“四化”建设,强化“五方面支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把握“一个重大任务”,就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突出“一条主线”,就是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围绕“两个目标”,就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把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作为中心目标。这是农业农村经济以及全局工作的根本任务。

  提高“三个能力”,就是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

  推进“四化”,就是要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

  强化“五方面支撑”,就是要强化政策、科技、装备、人才、体制支撑。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保障。

图为农业部部长 韩长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