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北宜昌三峡全通涂镀板股份有限公司:
以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本报记者 魏劲松 实习生 柳 洁

  1100多米长、150多米宽,这是湖北宜昌三峡全通涂镀板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生产车间。车间的生产线上,厚厚的热轧钢板经过清洗、碾压、镀上涂层等工序,变成光滑闪亮、厚度仅为0.135毫米至0.35毫米的极薄涂镀板。

  近年来,全通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细、小、薄、特”的路子,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的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扭转了我国超薄涂镀板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其超薄涂镀板项目是冷轧钢板的深加工环节,钢板的厚度和加工工艺决定其附加值。

  “一吨热轧板成本4700元,随着加工工序的增加,成品每吨最高可以卖到9万元,用途也从普通建筑材料升级成手机、电脑等高档产品的外壳。”宜昌三峡全通公司董事长梁士臣告诉记者,“我们消耗上游热轧卷产能,不增加钢铁产能,而且附加值还是普通产品的10倍。”

  自主创新有效提升了全通公司产品的科技含量。据梁士臣介绍,公司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八辊五连轧冷压延生产线,生产厚度为0.14毫米至0.35毫米的极薄涂镀板,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家电、轻工制品和装潢装饰等行业。这种极薄涂镀板,表面质量好、强度和刚度高,还节约能耗,同时镀锌板、镀锡板、印花版、覆膜板等产品比普通不锈钢美观,附加值还比普通产品高出数倍。这一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和生产装备的空白,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现在公司已着手在近20个国家申请专利保护。

  “0.135毫米的板,你可以像撕纸片一样将它撕裂。”指着生产该冷轧板的八辊五连轧冷压延生产线,全通公司总工程师孙庚辰告诉记者,这台有着“大智慧”的大家伙就是公司的核心技术,也是各种新产品研发的平台。

  “以前我们用的是从国外进口的设备,年产能8万吨,如今使用自主设计研发的八辊五连轧机,设备成本不到进口的三分之一,年产能达到40万吨,而且生产出来的冷轧板更薄、板型更平整。”孙庚辰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你别看它有1000吨重,在同类设备中它却是名副其实的‘小不点儿’。”孙庚辰介绍,国外设备一般都重达9000多吨,全通公司在花费了7000余万元进行艰苦试验后,国内第一条极薄板生产线于今年5月18日正式投产。

  从项目开建时起,全通公司就注重装备的自主创新。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公司组建了近70人的工艺设计研究院,与多所国内冷轧行业的知名科研院校建立了密切联系,与多家大型钢铁设计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不断努力,全通公司已拥有全液压正八辊冷连轧机、全液压正六辊平整机、八辊板带轧机的专用换辊等6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拥有热浸镀锌铝镁硅稀土镀层钢带等3项发明专利。

  全通公司的创新发展不仅使自身走向了行业高端,还以一个项目带动了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催生了一条产业链。宜昌市委书记郭有明说,全通公司在宜昌落户,对宜昌市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起到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市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装备制造业成为与电力、化工、食品医药并驾齐驱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薄涂项目是加工型产业,下游产业链还很长,是更深层次的加工,附加值更高。”梁士臣表示,到2011年,待整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全通公司可形成超过1000万吨涂镀板的年生产能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