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州亚运会延伸报道之二
“科技亚运”助力广东产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佘 颖

  从新兴的LED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到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全新产业结构,可以说,广州亚运会的全过程始终贯穿并体现着广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效果。

  亚运期间,珠江畔流光溢彩的夜景令人难忘,尤其是广州塔,在五颜六色的灯光照耀下愈发婀娜多姿。生动的灯光效果来自6000多套LED照明设备,近33万颗纯LED的颗粒不仅让广州塔呈现出百万级的无穷变幻色彩,运营成本也比传统照明方案节能一倍以上。

  LED绿色照明正是广东借亚运之机着力打造的新兴产业之一。据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叶景图介绍,为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对亚运会成功举办的支撑保障作用,广东省科技厅与广州市政府共同实施“科技亚运”重大专项,安排专项经费2400万元支持19个项目,内容涵盖数字技术、绿色建筑科技、智能交通管理、环保与绿色城市技术应用、新能源技术、安全科技等诸多领域。行驶在亚运村里的新能源汽车、亚运场馆使用的节能技术、亚运期间的智能交通系统和AVS3D转播技术等,都是“科技亚运”的骄人成果。

  这些新技术不仅保证了亚运赛事平稳有序进行,还为广东培育出绿色照明、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以LED产业为例,自2007年起,广东省就联合有关部门和亚运举办城市广州、佛山、东莞等,组织实施“千里十万”大功率LED路灯产业化示范推广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广东全省LED产业总产值近350亿元,同比增长80%以上,全年预计总产值可达800亿元,市场前景相当广阔。其他新技术也多已实现产业化,据广东省经信委通报,目前该省以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新能源为主的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增速比全省平均增速高0.5个百分点。

  实施“科技亚运”重大专项,使广东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全省技术自给率从2006年的48.8%快速上升到2009年的62%,对外技术依存度下降到40%以下;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从2005年的249.60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25亿元,年均增长25.8%;2009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2.6万亿元,增长15%,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保持在30%以上。

  伴随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广东产业转型升级也将进入攻坚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提出,“珠三角”地区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和旅游业等。而按照广东省落实规划纲要的方案,到2012年“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8.5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将达62%,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53%。

  广东的会展业一向发达。中国(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均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扩大这些展会的国际影响力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新建的一批亚运场馆设施也为广州举办大型展览提供了更加厚实的基础条件;就物流业而言,广东拥有白云空港、宝安空港、广州港、深圳港等一批枢纽型现代物流园区,亚运会举办期间,大量人流、物流、现金流汇聚广州,在给广州带来巨大物流服务压力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与现代物流业相匹配的基础设施的完善,给广州物流业尤其是国际物流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广州亚运会还极大地改善了旅游基础设施,促进广州及广东的旅游业进一步成熟与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当地旅游品牌的影响力。数据显示,亚运会期间15万人次海外游客和观众,为广州带来8000万美元左右的旅游收入,50万人次的国内游客和观众,为广州带来10亿元左右的旅游收入。

  广东“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的努力已见到成效。外商投资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最新统计显示,这个“风向标”正在转向服务业。至9月末,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在3个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91%、55.29%、42.80%,相比上年末,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9个百分点。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