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银行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和谐金融 守护美好生活
赵晓强

  由中国银监会公众教育服务中心主办、中国银行业协会协办的“2010年中国银行业公众教育服务日活动”11月28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本次活动以“和谐金融、美好生活”为主旨,旨在向公众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公众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加强公众教育服务是银行业满足消费者金融需求的重要责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持续快速发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日趋丰富,企业和公众接触和使用银行服务的机会显著增多,金融产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逐步增加,银行成为企业和公众管理资产、消费支付、资金融通、控制风险的重要渠道。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银行卡、网银、ATM机和理财投资等知识的需求日趋增强,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十分迫切。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稳步提升,国内外金融市场关联度不断加强,金融工具的复杂性也大大增加,对金融应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广大金融消费者正确理解和使用金融产品是实现金融交易目标、获得合理金融收益的基本前提条件。本次活动以“多一份金融了解,多一份财富保障”为主题,紧紧围绕银行主要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特点、安全使用提示以及金融市场热点问题等内容向公众普及金融基础知识,进行风险提示。

  加强公众教育服务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建设发展和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理性、正确的金融参与者是金融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各国银行业发展的经验已经表明,健全有序的银行业运行离不开具备相应金融知识和技能的金融消费者。银行业金融机构帮助客户了解、理解金融产品是其完整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银行将正确的产品提供给正确的消费者,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基础环节。此次活动广泛动员全国各地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他们走向街头、社区、校园、企业和农村,在将金融知识带给消费者的同时,通过加强与消费者的交流、倾听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对改进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实践证明,消费者缺乏金融知识可能导致非理性消费、对理财产品的风险缺乏认识、银行卡或密码安全意识不强、境外投资失利等不良后果,这不仅直接导致消费者财产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不和谐的影响。

  2010年公众教育服务日活动是银行业强化公众服务意识,倡导金融业科学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公众教育服务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通过本次活动,将强化公众教育服务概念,逐步推进公众教育服务工作常规化、规范化,在政府部门、专业机构、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形成多方合力,建立我国银行业公众教育服务的长效机制,这对促进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将产生积极影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