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企业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钢集团:小兴安岭之麓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报记者 倪伟龄
西钢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苗青远(中)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西钢集团———镶嵌在小兴安岭之麓万绿丛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改制后迸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西钢集团不能错过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西钢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苗青远说,“西钢集团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这是西钢集团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至2010年8月末,西钢集团实现销售收入907690万元,同比增长68.6%。实现工业总产值647538万元,同比增长27.1%。钢产量占全省的50%以上,集团年钢产量已达到400万吨。西钢集团累计实现利润9193万元,上缴税金28680万元,企业经营实现历史性突破。在刚刚公布的2010年中国制造业500强排行榜中,西钢集团名列第289位。

  如今,西钢集团正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锐意改革的进取精神,在新一轮发展的道路上大踏步向前跨越。

  曾几何时,西钢集团在省内虽名为钢铁业老大,而年产量及效益与全国同行相比却相形见绌。

  若不搬开体制机制绊脚石,西钢集团就会失去活力。2005年,黑龙江省政府将西钢集团列为黑龙江省10个改制试点企业之一,掀开了西钢集团创新发展的崭新一页。

  2005年10月12日,西钢集团股权整体转让进入关键的商务谈判阶段,经与四川通德集团反复进行17轮商务谈判。签订了《西钢集团股权转让合同》,明确改制后最大限度保证企业在、离岗职工利益,优先与符合上岗条件的原企业职工签订不少于三年的劳动合同;改制后员工总体收入不得低于现有水平,并随着效益增长而增长;改制后西钢集团现有注册和税收征缴关系不变;改制后企业招工,同等条件优先聘用西钢集团下岗员工和其子女;保证改制后企业在三年内筹措8亿元以上技改资金等等。

  2005年11月,西钢集团终于卸掉制约企业发展的沉重历史包袱,轻装阔步前进。随后,一系列束缚企业发展的羁绊被清除。企业重新构建管理体系,带来一股爱岗敬业、以身作则、学习进取的清新之风。同时,西钢集团对各级管理人员重新聘任,全面引入竞争机制,使生产流程缩短,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改制以来,西钢集团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安置原企业近10000名员工重新上岗,又通过技术改造扩大产业规模,安置1500名待业青年就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改制后,西钢集团党建工作得到加强,“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坚持把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工作全过程,营造和谐向上的企业氛围。

  西钢集团党委以塑造具有明显西钢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立足点,开展了一系列企业文化创建活动。公司组织一系列活动,来自生产一线的员工自编47个节目参加汇演,广大员工充分发挥个人才艺,在舞台上尽展个性风采,展示乐观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为提高企业整体文明程度,企业实施环境科学规划,西钢集团投资130多万元重点建设厂内绿化景观,共完成绿化面积2万多平方米,种植树木3万余株。

  各级组织积极创新活动载体,组织青年团员参加献血、环城跑和青年突击队等活动。团委和工会组织的岗位练兵活动及“五小”技术攻关活动,提高了员工技术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各个基层团组织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围绕企业提质降耗、节能减排等关键环节广泛开展小发明、小改造,共上报198项成果,直接创经济效益1200万元。

  西钢集团正迅速将体制机制优势、资源产品优势、综合管理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使企业效益节节攀升。

  西钢集团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9亿元、上缴税金25110万元;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超50亿元、上缴税金33837万元;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8亿元、上缴税金47647万元;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4亿元、上缴税金62530万元,员工人均收入是2005年的2.37倍。改制以来,西钢集团税金每年以1亿元速度递增,累计实现税金170102万元。

  展望“十二五”,西钢集团以提高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创造和谐共享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为职责,科学发展,造福社会。

图: 西钢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苗青远(中)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