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由散到聚、由杂到专、由粗到精———
江苏徐州铜山区“五小”企业成功转型
本报记者 谢文哲 实习生 黄 莹

  今年1至10月份,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工业企业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短短几年间,铜山实现了从“五小”企业密布的资源加工型县份,到“五大”支柱产业并行发展的成功转型,吸引了4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为苏北地区惟一的全国经济百强县(区)。如此的骄人成绩是怎么取得的呢?铜山的经验是————立足自身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不是另起炉灶,需要的是结合自身的传统优势做出科学的布局,实现实实在在的内涵发展。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铜山把产业转型定位在精密制造和完善产业链上,力求走出一条“由散到聚、由杂到专、由粗到精”的精致转型之路。

科技创新

提升“五小”企业

  铜山工业起步较早,“五小”企业多、改制遗留问题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铜山果断关闭了300多家“五小”企业,此前占铜山经济总量30%的造纸、化工、建材、水泥等相关企业在这一次整改过程中几乎全部关停。这一系列举措拉开了铜山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

  2010年是铜山的“产业转型升级年”,围绕着“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精产品、做响品牌”,当地政府拿出了1亿元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对已有的存量产业进行优化提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铜山90%以上的规模企业都已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联系,有13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与国内知名高校实施全方位合作。

  徐州锻压机床厂集团有限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众多科研机构合作,根据新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对传统产品进行改造升级。通过走科技创新之路,徐锻这个有着60年历史的老企业再次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在铜山,通过精密制造促进产业“精致”转型的不只有徐锻一家。徐航压铸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精密成型铸造企业;徐州美驰车桥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特种车辆车桥专业化生产企业;徐挖机械有限公司的挖掘机产销量在民营企业中居首位……一大批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拥有了自己的“独门绝技”,其中38家企业更是成为了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集约发展

建设“一区三园”

  据统计,目前铜山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家,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家院士工作站,小小的铜山已成为江苏省工程机械、营养与功能食品、电子电器等行业高端产品研发推广的“大本营”。今年1至9月,22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已开发出新产品242项,并进行了发明专利申请,占铜山新产品开发总量的三分之一。

  在精密制造的基础上,铜山致力于精密配套,不断完善和拉长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了食品、工程机械、冶金、车辆制造、电子电器等五大主导产业。这五大产业的不断完善,带动了铜山经济的腾飞。今年1至10月,铜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亿元,同比增长14.6%;高新技术产业完成250亿元,同比增长123.16%,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24%。

  在此基础上,铜山又开始着力建设“一区三园”,即铜山经济开发区、维维食品产业园、利国冶金煤化工产业园和南部物流产业园,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为充分发挥“一区三园”的作用,铜山制定了三个“90%”的目标:主导产业集聚度超过90%、亿元项目投资占工业总投资90%、项目进园区落户率90%。在这个目标的推动下,包括约翰迪尔、美驰车桥、爱斯科耐磨件、肯纳金属等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一大批大企业纷纷落户园区。

  以“一区三园”为载体,铜山优化整合优势资源,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为转型升级增添了新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对已有的“存量”产业进行优化提升外,铜山还不断引进“增量”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环保、新医药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50强及大型国有企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

  目前,格利尔LED太阳能照明、宗申集团太阳能电动客车、恩华药业生殖保健类医药研发等项目,带动了铜山新兴产业的发展,帮助铜山形成新的特色主导产业,增强后续发展动力。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