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迈上新台阶
———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尹蔚民

  “‘十一五’这5年,我们经历了很多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而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力度空前、影响深远。”从事人事工作30多年,2007年出任人事部部长,2008年3月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的尹蔚民,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良多,“我们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迈上新台阶。”

  记者:“十一五”这5年,相信对您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很多里程碑式的成就。请您谈谈这几年,有哪些工作使人们获益最多,哪些成就最值得您骄傲?

  尹蔚民:这些成就概括起来,应该是从5个方面看,包括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人事制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以就业工作为例,就业是民生之本,涉及千家万户,我们一直把它放在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十一五”期间,全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5500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近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2亿,比“十五”期末增加4770万人。就业结构也在进一步改善,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将达到37:28:35,与“十五”期末的44.8:23.8:31.4相比,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增加。非国有经济就业的比重也由74.6%增加到78%。

  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市场就业机制得到了有效发挥。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开始整合为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实现各类劳动者公平竞争就业,用人单位根据需要自主招人,供求双方通过市场双向选择奠定了基础。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并重,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元化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其中,市场就业机制在解决青年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普通高校毕业生累计2700万人,毕业生离校时的初次就业率稳定在70%左右。

  与此同时,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共补贴就业资金1597亿元,比“十五”期间的682亿元增加了915亿元,增幅为134%。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制度和体系,初步构建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4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络。这些就业服务包括,全面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建立以技工学校为骨干,社会各类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培训网络,为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创造了条件。此外,全面建立就业援助制度,对“零就业”家庭实现随出现随帮扶安置;初步形成了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为劳动者流动就业提供了便利。

  记者: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是一个国家发展状况的重要参数,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对今后的社保体系建设有哪些促进作用?

  尹蔚民:应该说,这5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

  根据统计,到“十一五”期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5亿人、4.2亿人、1.3亿人、1.6亿人、1.2亿人,比期初分别增加37%、197%、22%、77%、104%;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8.3亿人;新农保试点参保人数达到1亿人。同时,保障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有效改善了广大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十一五”期末,全国企业退休人员人月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300多元,较期初增长近1倍;城乡基本医保报销比例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提高到6倍,居民医保的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各级财政对居民医保补助标准从期初的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120元;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待遇也进一步提高。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开展试点,目前,全国有838个县和4个直辖市开展了试点,覆盖了24%的地区,已经领取待遇人数达1828万人。建立并全面实施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障对城乡居民的全面覆盖,城乡参保(合)总人数超过12.5亿人。同时,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基本建立,工伤保险制度覆盖到各类企业,越来越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普遍建立。

  解决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遗留的一批突出矛盾,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5年来,通过给予一定期限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补贴及岗位补贴,鼓励各类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中央财政安排509亿元专项资金,帮助地方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625万人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并统筹解决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险问题;各地将一批“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为他们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记者:2006年的第一天,公务员法实施,至今已实施5年,请问人事制度改革在这5年里都取得了哪些进展?

  尹蔚民:2006年1月1日公务员法的实施,标志着公务员管理进入法制化阶段。围绕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我们已经陆续颁布了17个配套政策法规,涵盖了公务员管理的多个环节。“十一五”时期,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作风和能力状况不断改善,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正在形成。

  在进入门槛上,我们坚持凡进必考,严把公务员“入口”关,而且根据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需要,加大了从基层和生产一线考录公务员的力度,省级以上机关录用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逐年提高。在选拔任用上,积极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在一些机关,竞争上岗已成为公务员职务晋升的主要途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公务员选拔培养链。在考核奖励和监督约束上,全面实行公务员考核和奖励制度,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激励广大公务员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行为规范、纪律、处分、转任、回避等制度的实行,强化了对公务员的监督约束,规范了公务员的履职行为。通过建立退休、辞职、辞退、交流等制度,还实现了公务员的正常交替更新。

  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岗位设置管理上,通过《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目前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启动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其中,国务院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备案核准率达到78.5%,中央党群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备案核准率达到73%。在聘用制度方面,截至目前,有18个省(区、市)的推行比例超过90%,国务院28个部门和单位实行聘用制度的比例达到80%以上。公开招聘制度稳步实施,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全国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有1100多万人,实际聘用154万多人,聘用比约为7:1。

  记者:“十二五”时期我国的就业工作势必经历更多挑战。请问,未来5年您最期待取得怎样的成绩?

  尹蔚民:我希望,未来5年,我们能够逐步做到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都能够得到就业机会或处于积极准备就业的状态。

  我们在具体规划中也进行了比较详实的工作部署,一是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二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形成促进就业综合政策体系。三是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多渠道多形式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四是统筹城乡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五是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六是加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七是搞好失业预防和调控,提高就业稳定性。八是实施促进就业的重大项目,提升就业工作能力。

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尹蔚民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