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司法好干部 群众贴心人
———追记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司法所原所长刘玉美
本报记者 冉瑞成 实习生 李奕悦

  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司法所原所长刘玉美投身基层司法工作20个春秋,兢兢业业,直到今年1月15日,46岁的刘玉美积劳成疾,因病去世。

  刘玉美生前的同事、铁山坪街道综治办主任陆永红说,在刘玉美办公室里找到的“五小件”触动了他的心:一个玻璃碗、一床薄棉被、一双休闲鞋、一个文件袋、一套笔记本。刘玉美常常因工作错过吃饭时间,就用玻璃碗泡方便面充饥;她常常工作到深夜,就裹着棉被睡在办公室;她常常下乡调解矛盾,就换上休闲鞋走山路;她常常带很多资料回家处理,就准备了一个文件袋;在她的笔记本里,记录着群众的诉求和工作中的体验与感悟。

真诚化解矛盾

  铁山坪街道地处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多,各种治安隐患和矛盾纠纷比较突出。无论发生群体性矛盾还是邻里纠纷,刘玉美总会在第一时间出现。

  2005年,因修建污水处理厂,铁山坪东风三村被列入搬迁范围。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了,搬迁却因种种原因被搁置。

  2009年9月的一天,200多名村民堵住污水处理厂大门,刘玉美立即赶到现场,组织工作人员拉起一道人墙,用身体将情绪激动的双方隔开。4天3夜,刘玉美不停地劝解、说服,村民被她的真情所感动。此后,她拖着病,带着群众代表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使搬迁方案很快得以落实。

  近两年来,刘玉美成功调解各种矛盾纠纷455件,成功率达95%,无一起因调解不及时或调解方法不当而造成的矛盾激化事件。

真心扶危济困

  刘玉美始终认真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诺言。入党以来,她先后为群众办实事120多件,帮扶困难党员和群众32户。孟和平一家是早年农转非居民,靠开荒种小菜为生,儿子在家待业,一家3口日子过得非常拮据。2007年1月23日凌晨,孟和平发现有人偷盗隔壁纸业公司的财物,他一边示意儿子报警,一边向窃贼追去,搏斗中孟和平被打成重伤,手术费需要几万元。

  得知孟和平见义勇为的事迹后,刘玉美先后3次自己花钱购买营养品前去看望。她说,“你放心,先做手术,费用我想办法。”刘玉美多次到区政法委汇报,并到处搜集证据,很快为孟氏父子申报了“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奖,相关部门为他们颁发了证书和奖金,并全额报销了医疗费用。刘玉美还与辖区派出所联系,将孟和平的儿子安排在派出所当协勤员,让这个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没有她的帮助,我就没有现在的好日子。”已为人父的小孟一提起刘玉美就泣不成声。

  在群众眼里,刘玉美是一个热情、正直、无私的好干部;在领导和同事眼里,刘玉美是一个敬业、干练、尽责的好同志。为了方便群众打官司,她多方协调设立了巡回法庭;为了让普法宣传实现全覆盖,她精心培育的1000多个“法律巡视员”正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

真情温暖人心

  在铁山坪地区,对刘玉美怀有感激之情的人很多。“是刘所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提起刘玉美,张有全热泪盈眶。1999年,刑满释放的张有全回到家中,年龄偏大又无特长的他很难找到工作,还要赡养年近80岁的老母,困难的生活让他找不到人生方向。细心的刘玉美在一次随访中觉察到他的情绪变化,收入并不高的刘玉美硬塞给张有全500元钱,帮他暂渡难关,并答应为他尽快找份工作。

  刘玉美多方奔走,终于给张有全找了一份保安工作,还时不时接济他。现在,张有全娶了媳妇,还有了孩子,一家人过得甜甜蜜蜜。张有全经常说,“如果不是刘所长,哪有我的今天。”

  凭着真诚和爱心,刘玉美将铁山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近年来,她先后安置、帮教刑释解教人员58名,没有一个重又违法犯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