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塘纺织业
做好培育品牌拓展市场大文章
本报记者 暴媛媛 李佳霖
  图为湖塘纺织企业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 暴媛媛摄

  一个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之一、全国闻名的织造之乡,在84平方公里、35万人口的常州湖塘镇,作为全镇的支柱产业和传统特色产业,纺织产业占到全镇工业经济总量的60%以上,其产业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都不多见。

  一个是在我国有着传统优势及完整产业链条、又为国民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纺织产业,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如何以先进的理念转变发展思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精良的装备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以集聚集约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这一系列产业发展亟须解决的课题也摆在了湖塘纺织业的面前。

外贸企业的品牌追求

  到常州嘉宝印染制衣有限公司时正赶上修路,绕过几个路口后,车子停在公司的大门口,发现这家企业不仅毗邻交通便利的312国道,而且处在即将贯通的南北立交桥的旁边,交通优势可谓突出。

  采访中又进一步了解到,在面料生产的同时,嘉宝公司还是湖塘成衣制作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从4年前开始做成衣,借助本地纺织产业链较为完整的优势,我们顺利地将产品销到了欧美等地区。”公司董事长沈小利告诉记者,目前,企业产品的70%销往美国市场,30%销往欧洲,到今年7月份,公司已经完成了去年80%的产销量。

  以出口为主,怎么来规避或将出口带给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正是我近一两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沈小利说,为了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嘉宝公司几年前就开始引进印染整理生产线,“为一些优秀品牌提供高档面料,并为高档面料引进后整理加工。”但要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知名度,仅仅依靠科技的投入和设备的更新显然不够,自主品牌的建设也是不可忽略的环节,这便是沈小利正操心的事。

  “品牌建设是个综合性的事情,非一朝一夕之功。”沈小利说,正是因为企业的升级跟品牌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在之前已经开始与湖塘当地的一些设计师有过接触,而十多年来生产销售服装并以外贸为主的模式,让嘉宝公司既有“走出去”与国外品牌合作、站稳国外市场的经验,同时又面临创建品牌、开拓国内市场的新课题,这也正是国际金融危机时不少外向型纺织企业所面临的如何“从外转内”的问题。

  “我们正在与一些国外企业做进一步的接洽和探讨。”沈小利说,找到一个适合企业采用的方式,要强于盲目跟风或轻易试水。“借助于与国外一些客户多年建立起的关系,我们可以考察市场,也可以学到一些品牌的经营之道。我们也在不少服装节和产业博览会上与一些业内专家积极沟通,能把品牌建设的事真正做起来、做好。”

  采访启示:虽然还未正式上路,但嘉宝公司的品牌建设已经箭在弦上。在纺织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提高品牌贡献率是行业创新的一大驱动力。而发展提升自主品牌的竞争力,一是要通过提高物质生产创造力,实现产品达到国际同类产品高品质水平;二是要通过品牌文化创造力,实现产品达到国际知名品牌高品位水平,建立国际市场信誉,从而提高自主品牌的附加值。

入行新手的经营之道

  “我们这个企业跟我们的团队一样,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常州道恒特种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全军真诚又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7年前从纺织专业院校毕业后,刘全军来到湖塘,在纺织企业工作两年后,他开始自主创业,“与湖塘已经从业20多年甚至更早的前辈比起来,我的确是个新手,但这也是一种优势。”

  刘全军把自己的纺织专业学科背景和创业激情与湖塘的纺织环境做了排列组合,“在湖塘,纺织企业中既有从业多年的‘老行家’,也有继承家族企业的接班人,还有像我这样的创业者,不同的管理经验、技术、理念,还有实干苦干的精神都能得到很好的交流。”让刘全军选择在湖塘创业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里的纺织产业链比较完整,配套相对容易,一个电话,需要的配件就能送到。”

  创业不易,刘全军选择的突破口是细分市场,致力于开发功能性织造产品并专业设计和生产功能性服装,“我们的产品主要为制药、食品、光电、化工、精密电子等行业提供人员安全防护和产品质量安全保证。目前,我们的主要产品有防静电洁净服、防静电耐污耐酸碱洁净服、防静电防液透湿洁净服、防火服、防割服等。”刘全军告诉记者,现在企业的所有产品均符合GMP、CGMP、FDA、COS的高标准要求和认证要求,“产品在出口加拿大、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同时,为国内多家医院和科研单位,制药、食品、石化、光电和半导体封装企业提供专业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

  “万事开头难,我们也经历过投入与产出的不平衡,但现在我们不单纯追求利润。”刘全军带领着一支年轻的团队,从企业产品定位、营销网络搭建、科研平台建设等各个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首先是产品的免费试用。”刘全军说,“对一些医药和食品企业,我们会把最新研制出来的产品免费送给他们试用,再根据他们试用的结果做出改善和补充,争取做到产品能最大限度地适合客户。”此外,重视研发、反复试验与总结,也是道恒公司“适应市场,做足功能性、安全性”的有力保障。“由于对产品功能性和安全性要求比较高,在产品开发和检测上,我们都投入了很多。”刘全军告诉记者,开发一个产品,成本一般在几万元;检测一件样衣,成本大概在2000元以上,“10个产品中有5个以上通过认可就是成功的,虽然研发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们会坚持下去,把‘道恒’系列特种功能服打造成国内相关企业的首选品牌。”

  细分市场,明确定位,坚持研发,勇于尝试,这些看似平常的经营之道,曾是许多纺织企业获得成功的经验,如今也将为新手刘全军在行业站稳脚跟提供借鉴。

  采访启示:新材料层出不穷,新设备、新工艺、新的应用领域令人眼花缭乱,使传统纺织产业焕发出时代的活力,这些都离不开企业对科技的重视。让企业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的不只是创业激情,对于一个进入行业刚刚5年的新企业来说,产品和企业定位清晰精准、在科技研发上舍得投入,这是比创业激情更为可贵的经营之道。

市场前端的研发中心

  南方的酷暑天气,丝毫没有影响湖塘纺织城的经营,大大小小的车辆载着各种面料鱼贯进出市场,纺织城里一派热闹景象。在纺织城一处交通便利的路口处,记者看到了位于纺织城C17幢的江苏湖塘纺织科技发展中心。“这是纺织城里比较好的一个位置,当时还舍不得拿来做科研中心呢。”湖塘纺织城副总经理薛克荣半开玩笑地告诉记者。

  建在专业市场里的行业研发中心,有着科研中心当智囊的专业市场,两个同为行业服务配套的专业设施,经过一番整合,便产生了1+1>2的效果。“尤其是科技发展中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薛克荣表示。

  湖塘纺织科技发展中心又下设了纺织产品检测中心、纺织产品展示中心、纺织产品研发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纺织技术培训中心、色织面料设计出样中心六个分中心,分别为湖塘地区纺织企业提供纺织产品检测和标准宣贯、纺织新产品展示与宣传、纺织新产品研究和开发服务、企业电子信息软件开发和应用、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专业培训、色织面料CAD设计、纱线染色、出样等各项专业服务。

  “其中,纺织产品检测中心是常州市纤维检验所整体搬迁成立。”湖塘纺织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吴中达告诉记者,检测中心目前拥有各类纺织专业测试设备200余套,专业测试人员20余名,可以为纺织企业提供纱线、坯布、色织布、印染布、毛呢、毛巾布、床上用品、服装等纺织品的质量检验。“从2007年6月建立至今,已经为湖塘纺织企业提供了9000余批次的纺织品检验,为湖塘地区纺织品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这些都是当地企业的最新产品,我们争取通过展示产品的性能、特色、优势,让来到中心的客户和企业全方位地了解产品信息。”说着话,吴中达带着记者继续走进色织面料设计出样中心。“平时,这两个中心也很热闹。”吴中达说,因为经常有客户拿着急需的面料样品来中心寻求帮助,他们就置办了20多台套设计出样设备,“现在我们可以为湖塘以及周边地区的色织企业提供织物CAD花型设计开发,服装3D模拟,织物来样分析和工艺设计、小样织物的常规整理与功能性整理等服务。”据了解,设计出样中心成立以来,已经累计为200多家中小色织企业提供新品开发225个,出样4000余个,有效地提升了色织面料的设计和出样水平。

  采访启示: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一大特色。而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则是促进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纺织作为传统支柱优势产业的湖塘,纺织科技发展中心可谓应运而生,借助纺织城的客源优势在市场前端建立科技研发及信息交流的平台,无疑为产业的发展助了一臂之力。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