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献在基层 真情暖民心
———记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上)
本报记者 喻 剑
  文建明(前右)在城南镇走马村与群众聊天(7月5日摄)。         彭 杰摄(新华社发)

  29年,8个乡镇,13年乡镇党委书记————这就是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的基层工作经历。

  摸爬滚打在农村基层第一线,他真心为民、锐意改革,心怀“民生账”,探寻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乡村治理和经济发展模式。

  他身患癌症5年,累计18次上手术台。尽管抗癌药物和放射治疗许多反应非常痛苦,但他依然工作在基层第一线。 

  上任城南镇党委书记不久,文建明就在全镇推行干部下访寻问题的工作机制————镇、村干部带上《寻问题解决表》和《开门纳谏表》进村入户,能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建整改台账;每月召开干部例会,解决台账所列难题;最后,镇上开会“啃骨头”,不解决问题不“销号”。

  刚开始,有些镇、村干部急了:乡镇工作“上边万条线,下边一根针”,事情躲还躲不过来,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文建明很固执,反复讲:问题找到一个,解决一个,也就少一个。

  在“入户寻问题”中,三星村村民龙明荣向镇党委反映:村干部把公章吊在裤腰带上,农民办个结婚证明、迁移证明,要漫山遍野找村干部,“脚板都跑大了,半个月还盖不来章。”文建明会同班子成员马上研究,决定在镇上设立政务村务集中办事大厅,每月逢场天,镇、村干部集中为群众办事。

  这个“入户寻问题”机制,使困难群众得到及时帮助。胡素琼丈夫有智障,一个儿子考上大学,一个儿子在读高中,因缴不起学费急得掉泪。入户了解情况后,文建明掏出刚领的1000元奖金,叮嘱胡素琼一家勇敢面对困难,又帮她家赊来3只黑山羊、1头优质母猪、80只小鸡,鼓励胡素琼一家发展养殖业,收到效益后再还本。 

  “入户寻问题”使很多矛盾消失在萌芽状态。第一个月,干部们寻了78个问题,大至土地纠纷、水渠不畅,小到哪个村的马蜂蜇了人。其后,数量递减。如今,基本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 

  文建明常说,干工作不能怕麻烦和琐碎,要从一人一事出发维护百姓利益。

  文建明深知,只有发展产业,农民才能真正增收致富。城南镇地处城乡接合部,土地面积不多,劳动力不足,但跟县城比邻,交通便利,应该大力种植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的农产品。于是,他提出,扶持发展大葱、蒜苗等“作料产业”和商品蔬菜,并从免费举办蔬菜种植培训班入手,投石问路。走马村农民李兴支拿出一亩地种大葱、蒜苗。年底一算账,乐了,收入8000多元,比传统种植效益高出10倍。第二年,李兴支在全部责任田种上“作料作物”。村民纷纷跟着种,两年下来,全镇种植规模达到5000多亩。 

  搞现代农业,不能靠天吃饭。接下来,文建明带领镇村干部大兴水利,修渠、筑堰、建提灌站,实现了全镇农田浇灌的全覆盖。 

  文建明干了件轰动全县的大事————修环镇公路。 

  城南镇有6个山村,过去每到收获季节,蔬菜、水果运不出去,只好拿来喂家畜。

  2007年,国家对新建乡村道路的补助政策出台,文建明得知后兴奋得一夜未眠。他通过广播动员干部群众,“国家补助乡村公路的机会难得!大家一起捐款、筹资修路吧。”他宣布:修建环形公路,实行公开理财,群众代表管钱,实行专款专用。 

  各村村民代表召开会议,同意“一事一议”集资修路方案。文建明带头捐资1000元。对于公路建修过程中的资金缺口,文建明四方奔走,多处求援。不少人被他的执著和真情打动,纷纷伸出援手。

  通车那天,村民放起鞭炮,给镇里送来锦旗,像过年一样高兴。一年多时间里,这条公路沿线就冒出50多个农副产品营销大户,一栋栋居民小楼拔地而起。 

  文建明引导村民投资建成农资供销一条街、饮食服务一条街、建材加工一条街、农机钢材一条街,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城郊特色经济示范带。 

  为了引进大项目,文建明近百次赴成都、重庆,促成5个千万元以上、20多个百万元以上的企业落户城南镇。去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80元,7年间翻了两番。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