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气象经济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气象为农服务系列报道 ③
信息化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本报记者 周 琳
  上图 松花江、黑龙江之间平原上的军川农场。当地气象站通过改造,实现了观测、测量自动化,通过与省气象台并网,实现了全省气象数据共享,提高了预报预测的精确性。      (资料图片)   下图 包含了气象服务等便民惠农信息的“农民一点通”受到农民欢迎。图为上海宝山区月浦镇段泾村村民在“农家书屋”里点击触摸式的“农民一点通”寻找科技信息。  

  金秋时节的内蒙古通辽市,农牧民朋友们正忙着晾晒庄稼、存储牧草,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和他们一样忙碌的还有那些气象工作者,正用现代技术搭建起被当地农牧民亲切地称为“致富网”的农村气象信息网。

  通辽市气象局副局长赵慧颖介绍,近年来,通辽市将气象信息服务纳入农村牧区综合信息服务之中,而农牧业信息员同时承担起了气象信息员的职责,并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气象影视、12121电话、电子显示屏、网络、手机短信等信息传播手段,为农牧民提供生产信息、气象信息、防灾减灾信息服务,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是我国农村气象服务逐步实现信息化的缩影。”国家气象局副局长沈晓农介绍,随着气象为农服务建设试点工作的展开,未来各省区市都将确定一个县作为试点,气象信息化为“三农”服务正步入“快车道”。

以信息共享适应新型农业发展

  以往,受地域等条件制约,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很难区分供应链上不同成员的需求差异,一家跨区域经营的农业企业无法整合、共享异地的涉农气象信息资源,加上传统农业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窄、产品单一、信息不够丰富,造成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技术和方式相对落后。

  要改变这种状况,满足新型农业发展的需求,需要实现跨区域的气象信息即时共享。日前,记者来到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看到数十名忙碌的气象分析员正在对全省90多个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要素和其他要素数据库进行数据查询、修改和追加。

  “目前,我们能根据不同地理信息背景的气象和农业信息图形图像产品,实现农作物种植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气象信息的全面快速提取,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供农业气象服务。”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道。省农业气象信息系统业务平台是举全省之力整合出的新型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手段,该系统从跨区域的角度,根据不同需求完成了对气象和农业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实现对气象要素的定性、定量分析。目前,它主要涉及农作物、果品、养殖等24种农业生产信息,基本涵盖全省主要的气象服务信息。

  “它还可以查询全省气象台或其他气象台的短期天气预报、城镇天气预报、一周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它还能够根据最新的陕西各县农业生产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大小等要素绘制蓝图,给全省农业生产信息提供支持,为整合异地农业的天气信息提供支持。”该负责人还透露,目前该系统的数据库类型包括陕西日降雨量、省市历年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等14种。

  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型农业发展必须考虑种植区域外的农业气象信息,并将其作为生产经营的决策依据,整合并共享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农业气象信息资源的做法已不鲜见。据沈晓农介绍,农产品标准化、规范化及科学化的市场规则,对农业气象信息的服务质量提出新的要求,过去“部门独享”的信息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型农业的需要。

  以订单农业为例,订单农业的供应链涉及农业生产经营中各个方面,从采购与供应来说,准时交货、保证质量仅是基本要求,因此必须对农业微观生产过程的气象信息进行全面监控。可以说,供应链也是信息链,要对订单农业生产经营供应链中的农业气象信息进行集成管理,使不同用户共享农业气象决策信息,这样才能使政府、企业和农户都能从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体系中获益。

以服务多元化满足需求多样化

  “在蔬菜育种、抽芽、产后等各个环节,最怕的就是天气变化太快。我之前种过十多亩蔬菜,突然来了一场暴雨,菜苗倒伏了。2009年开始,我办理了气象短信服务,天气的预测特别精确,避免了不少损失。”日前,山东省德州市菜农邓吉礼告诉记者,因种植品种不同,农民对气象服务的要求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比如,瓜果类种植户对夏季暴雨预报更重视;蔬菜种植户在冬春季节更关心每天气温变化,以便及时调节棚内温度。针对这种情况,该局推出一系列措施积极服务农业生产:每天两次定时通过电视台向广大群众发布气象信息,每逢突发天气变化,还及时制作专题天气预报,并第一时间向固定用户发布。

  德州气象局除对平台数据库进行升级外,在重大灾害性天气发生时,还通过平台免费把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到全县的每个行政村,通过“12121”自动答询系统24小时发布气象信息。2009年冬,当地下了一场大雪,要在往年菜农的蔬菜外运肯定会大受影响,尤其是当地的特色蔬菜西葫芦损失肯定不小,可德州的西葫芦种植户们现在却并不担心,原来他们通过当地“12121”查询到相关气象信息,赶在下雪前就把菜全都运销完毕了。

  近年来,为实现我国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各地加快了技术创新和气象服务模式创新的步伐。湖南省慈利县气象局先后投入100万元,为100个自然村配置一套卫星接收终端等设备,后又在全县31个乡镇建成34个中小尺度自动观测站,涵盖全县各个部分,为防汛抗灾做出很大贡献。他们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建立灾害预警信息系统方案,目前已建成湖南省首个气象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系统。

  除加大投入外,科技的创新更离不开机制的保障。一方面,慈利开通了“96121”公益性的气象信息自动答询电话,提供中、短期天气预报、旅游景区景点预报、农事专题等丰富的气象信息内容;另一方面,慈利还建立、健全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和传播联动与合作机制、气象灾害应急机制,以利于提高气象部门对地质灾害和极端天气的监测水平、预报水平,使灾害预报预警更加科学、及时。

  要加快农业气象信息化建设,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首先是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信息是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要充分利用农业气象、土壤水分、作物和遥感监测等信息,同时还应收集相关的各种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以便综合评估天气;其次,要引入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提高对地面信息和遥感信息的处理分析水平,提高信息服务产品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此外,在农业生产中,还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字时代信息的开发、共享。不但要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还要随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技术进步,改进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时效。

以整合相关信息提高服务时效

  专业的气象信息固然重要,但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来讲还不够,还需要土地、物候、动植物甚至保险业的相关信息作为支持,这也是农业信息化的一部分,这就需要将气象信息和其他信息整合,从而建立一个立体的服务体系。

  农业气象信息专家王石立认为,为实现网络化气象信息服务,首先要建立网络数据库,收集、整理、补充已有的全国农业气象数据,包括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580多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基本气象信息数据,包括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等,对全国11种主要作物的生长发育信息数据、200多个台站主要作物地段的土壤水分状况信息数据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信息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加工。

  农业大省河南的农业气象发展历程可以说明整合信息资源、实现农业气象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河南省气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河南主要是利用“风云”气象卫星和商业卫星从事农作物的遥感长势及产量分析,服务产品涵盖小麦、烟草、玉米,信息产品仅限于苗情、墒情、产量,进行遥感分析之后才开始对作物的生长模式、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因子关联进行模式预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河南农业气象信息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通过互联网技术融合作物遥感、病虫害发生预警模式研究、雨情、墒情等农业气象信息,相继进入综合的农业气象观测采集系统,并通过决策服务系统利用河南“兴农网”、乡村气象信息大喇叭、宽带机顶盒等现代信息化传播渠道立体式地服务“三农”。

  事实上,我国早已初步建成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气象情报服务系统和农业气象作物产量预报服务系统。据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主任毛留喜介绍,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农业气象信息的接收、处理自动化,一些省份的服务产品生成采用了人机交互式系统制作,不但建立起以数理统计为主,兼有农学、社会经济学等方法的作物产量和作物发育期预报系统,部分省份以此为基础,还建立起城市蔬菜上市量预测服务系统、病虫害流行趋势分析预测系统,以及气象和农业气象信息管理数据库。

  “今后,我们要更加突出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的针对性,整合多方面信息资源,加快农业气象信息化建设步伐。”沈晓农说。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