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论坛”发言摘要(上)

推动企业文化创新 促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

中宣部副部长 申维辰

  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中国政研会在这里举办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论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对这次论坛高度重视,专门发来贺信,寄予殷切希望。大家汇聚一堂,交流企业文化建设的作法和经验,研讨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势和任务,探索加强和改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对于推动企业文化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企业文化创新要突出重点

  ———加强理论武装,巩固共同理想。一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形成思想共识和政治认同。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职工群众。要加强理论的深度引导,着力增强广大职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的认同,增强对中国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式的认同。二是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普及。结合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企业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组织职工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领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举措,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三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组织开展“报效祖国、振兴企业”主题教育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企业核心价值,引导职工把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转化为爱岗敬业、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四是加强形势政策教育。面向广大职工把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讲清楚,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任务讲透彻,把改革的具体举措和职工的利益安排讲明白,进一步增强职工战胜各种困难、实现发展目标的信心和力量。

  ———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教育,培育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一是明确企业的历史使命、发展目标和追求愿景,培育和升华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反映的是企业职工的价值认同、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是企业文化的内核。昂扬奋发的企业精神,有利于引导和激励广大职工心系企业、勤奋工作,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创造力、凝聚力、竞争力。二是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要以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内容为重点,经常性地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全员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职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主动性。

  ————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管理层次和水平。一是狠抓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全新的企业行为规范体系。要加强企业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增强制度的执行力、约束力,在提高制度效能的同时,增强企业文化的辐射力。二是做好企业文化落地的工作。要把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融入到各项管理制度和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使每一个职工都能从思想上认同企业管理文化、行动上遵守企业管理制度。三是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深度融合。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衡量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看企业文化建设是否促进了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否促进了职工个人的全面发展。一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意“立德”,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要大力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开展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二是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提高职工职业技术技能。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岗位职责要求,对职工开展专业技术培训,鼓励他们学习科学知识、培育科学精神,不断提升专业技术素质和水平。三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职工健全人格。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职工掌握各种心理调节方法。

  ———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企业文化发展成果共享。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职工业余生活。要积极为广大职工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开展喜闻乐见、益于身心的职工文化活动,活跃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二是注重调动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完善覆盖广泛的企业文化服务体系。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安排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项目,切实为职工提供实实在在的文化服务。

不断开创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

  ———进一步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规律。要深入研究如何围绕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任务,找准企业文化建设的方位和着力点,更好地发挥服务大局的作用。要深入研究如何在思想意识多元多样条件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企业精神内核、引领职工价值追求,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凝聚力。要深入研究如何针对利益格局调整给职工思想心理带来的影响,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有效理顺情绪、平衡心理、增进和谐。要深入研究如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设计,建立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进一步拓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眼界视野。一是文化视野。注重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特色,发挥文化滋养人、涵育人、熏染人的作用。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革命文化,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特色文化资源,使企业文化深深植根于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具有独特魅力、强大活力、持久生命力。二是时代视野。要立足于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汲取精神之源,从各行各业的文化创造中吸收丰富养分,从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中获得有力支撑,使企业文化体现时代潮流、富于时代气息、更加新鲜活泼。三是国际视野。要自觉树立世界眼光,着眼企业发展的前沿,以开阔宽广的视野、开放包容的胸怀,积极借鉴国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成果,在消化吸收中创新超越,不断壮大自身文化软实力,以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建设国际一流的企业。

  ———进一步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渠道载体。要立足实际、面向职工、激活主体,多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搭建人们便于参与的平台,多开辟人们乐于接受的渠道,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适应职工群众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的新特点,广泛运用宣讲报告、知识竞赛、展览展示、文体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向先进典型学习等活动,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打造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品牌,使企业文化建设有声有色、扎实有效。要适应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迅速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优势,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用新兴手段传扬高尚思想,使企业文化建设借助科技力量得到不断加强和提升。要适应职工思想动态的新变化,拓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积极开展个别谈心、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等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彰显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加具有亲和力感染力。要适应企业与社会融合互动的新特点,坚持开门搞建设,组织职工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老区、红色景区、改革开放的标志地等,进行参观考察和学习交流,让人们在参与中增强体验、获得启迪、得到提高。

  ———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企业文化建设要持续推进,必须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投入到位。要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党,企业党委要认真履行文化建设的职责,主要负责同志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研究指导,切实负起领导责任。要科学设置企业文化机构,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注重调动企业党团组织和群众社团的积极性,形成一支素养好、能力强、结构合理的企业文化工作者队伍。要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把企业文化建设经费纳入企业经常性预算,加强企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企业文化活动经费投入,不断开创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论坛”发言摘要(上)

  编者按 创新企业文化、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2010年10月29日,由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承办的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为论坛发来贺信,中宣部副部长申维辰作了主旨讲话,河北省委副书记付志方在会上致辞。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围绕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推动兴起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鼓励和动员干部职工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贡献智慧和力量。会上,一些企业介绍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本报特摘登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弘扬大庆精神 培育企业文化

大庆石油党委副书记 王 昆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50年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培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攻坚克难、推进发展的制胜法宝。

  企业文化归根结底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文化力可以促进生产力,文化力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这些年,我们通过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油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保稳产。全油田开展了历时两年的“解放思想、谋划发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广泛调研、科学规划,深挖潜力,奋发大干,踏上了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新征程,在新时期继续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

  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攻难关。大庆油田是一个大油田,也是一个老油田,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多瓶颈难题和结构性矛盾。油田上下始终保持一股闯劲、一股拼劲、一股韧劲,攻坚克难、推进发展。过去大庆油田化学驱油用的表面活性剂完全依赖进口,每年需要8亿多元。科技人员伍晓林带领课题组历经3年时间,进行了3500多次试验、2100多次修改,终于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表面活性剂,仅一个开发区块就节约1.47亿元。通过知难而进搞创新,石油探明储量从油田发现之初的22.6亿吨逐步增长到65亿吨,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0%,正向60%乃至更高目标迈进;通过迎难而上调结构,正确处理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关系,探索建立立体化节能减排,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促和谐。一个企业能不能为其员工生产快乐、创造幸福,同它能不能制造产品、创造利润一样重要。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石油“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把构建和谐示范矿区,作为最大的、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努力建设安康、绿色、文明、和谐的现代新型矿区。面向不同群体深入实施“送温暖”和“帮扶再就业”工程,努力使员工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积极打造绿色油田,着力营造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全面加强地企之间的经济、技术与文化合作,进一步构建了企业与员工、资源与环境、油田与社会的和谐,切实体现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贡献国家、回报社会、造福人民的本质要求。

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

鞍钢集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文彤

  近一时期,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的先进事迹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鞍钢能够培养出这样一位先进典型,也是对鞍钢优秀企业文化的一种肯定。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恢复和建设起来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鞍钢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和“共和国钢铁行业的长子”。以“创新、求实、拼争、奉献”鞍钢精神为核心的鞍钢企业文化,是鞍钢发展过程中干部、职工群体形成的精神和英雄模范人物精神的概括、提炼和升华,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作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

  近年来,鞍钢集团公司党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决定》和《鞍钢“十一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同时以《鞍钢文化手册》发布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了企业文化建设,全公司上下以各种有效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推进,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高度重视,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推进工作扎实有力。按照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的要求,集团公司党政就进一步推进和规范鞍钢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是理清思路,重新规划鞍钢企业文化建设新格局,推进工作进展有序。不断丰富鞍钢精神的内涵,初步构建了以鞍钢精神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体系。设计导入企业形象战略,初步形成企业文化体系框架。加强鞍钢企业形象宣传,扩大“鞍钢”品牌的影响力。基层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启动,呈现上下联动、多层次推进的格局。

  三是全力推进,使鞍钢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首先,在内容体系上推进,集团文化的承接在基层得到实质性的落地生根。2007年初,集团公司发布《鞍钢文化手册》。《鞍钢文化手册》的发布在企业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标志着鞍钢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2008年推出《鞍钢理念故事集》、《鞍钢职工岗位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不断丰富鞍钢文化的内容。其次,在活动上推进,员工企业文化意识和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深化。通过开展鞍钢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加深了广大职工对鞍钢文化的理解,增强了传承鞍钢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了鞍钢文化理念的学习践行。再次,在理论研究上推进,提升了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总体水平和鞍钢文化的前瞻性。一方面学习借鉴兄弟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不断提升鞍钢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了对鞍钢未来发展与文化建设的研究。第四,在阵地建设上推进,强化了企业文化的载体作用,形成了一批有鞍钢特色的文化景观。

  正是通过以上工作,使鞍钢企业文化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使鞍钢的优良传统得到不断继承和发扬,使“钢铁强国、造福社会”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职工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为促进鞍钢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冀中能源集团党委副书记 单天国

  冀中能源成立于2008年6月30日,现拥有华北制药、冀中能源股份、河北航空集团等10个子公司,产业涉及煤炭、电力、医药、航空等,公司资产总额800亿元,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利税位列河北省国企第一名。冀中能源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规模,成为河北省排头兵企业,是先进的企业文化为冀中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两年来,冀中能源在创造财富、服务社会、造福员工、做强做大中逐步构建起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聚和文化,促进了企业的大融合、大发展、大跨越。

  冀中能源是典型的重组型企业集团,各子公司出身不同、背景各异、产业多元。冀中能源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把握集团、子公司、矿厂3个层面的实际,结合组建方式、管控模式、发展战略、愿景使命进行定位思考,归纳提炼出冀中能源集团的聚和文化。“聚和文化”的核心元素是“聚、大、搏、强、和”。冀中能源是“生于聚、基于大、赢于搏、志于强、兴于和”,聚是基础,大是境界,搏是精神,强是目的,和是根本。

  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什么样的企业基因决定了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底蕴深处,必有它独特的脉络和精神源泉。

  其一,企业文化必须着力践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二、集团文化必须充分吸收所属成员企业的丰富积淀。有人说,煤炭企业的文化积淀就如同煤层一样深厚。冀中能源联合组建之前的邢矿、邯矿都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后来联合重组的井陉矿务局、峰峰集团更是具有100多年的历史,华北制药也有50多年的历史。这些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许多优秀的文化。煤炭企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文化品格,华药集团的至真、至美、至善的文化追求,航空、装备精益、精细的文化特质,这些都是冀中能源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厚沃土。其三,企业文化必须是全体员工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文化。冀中能源不断地把社会人转化为企业人,把知识分子转化为企业管理专家,把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了全体员工的价值最大化。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正在思考:如何用生态文化推进低碳运行、生态企业建设,促进冀中能源可持续发展;如何用“人人享有尊严”的人文理念,温暖人心,照亮人性,让员工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如何用包容理念去丰富和谐文化,使冀中能源实现包容性增长……

  企业是把资源变成财富的组织,而企业文化是这个经济组织活力、动力和耐力的源泉。冀中能源13万员工,就是冀中能源企业文化的根。

创新企业文化 助推转型发展

开滦集团党委副书记 庞学东

  开滦煤矿始建于1878年,素有“中国煤炭工业源头”之称。近年来,开滦集团以企业文化创新推动转型发展,为百年开滦基业长青注入了不竭动力。

  触摸历史我们感到,百年开滦所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生生不息的文化使我们拥有不竭动力。当我们找到历史品格与时代感悟的结合点时,我们就找到了企业新时期的价值取向,那就是:开放的胸怀,报国的责任,兼容的品质,创新的激情,争先的气魄和特别能战斗的伟大精神。这不仅是开滦过去战胜各种困难,创造伟大业绩的精神支柱,也必将成为开滦做大做强,再铸辉煌的根本所在。

  在新的历史阶段百年煤企出路何在?经过深入分析、论证,我们感到:光荣属于历史,现在决定未来,实力赢得尊重,发展时不我待。无论从企业自身条件、外部竞争环境分析,还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只有推进战略转型,才是开滦做大做强,再铸辉煌的根本出路。

  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明确了开滦企业文化创新的方向,那就是:由管理控制型文化向开放融入型文化转变;由基因驱动型文化向战略主导型文化转变;由企业文化建设向企业文化管理、实施经济文化一体化战略转变。通过企业文化重塑,破除不利于战略实施的文化滞障,弘扬有利于战略实施的优秀文化,使企业文化更好地引领战略、服务战略、支撑战略。

  创新文化促进了企业新发展。目前,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价值追求、行事作风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成为推动企业战略转型的强大精神力量,百年开滦成功地踏上了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对进一步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我们认为,一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内涵提升和外延拓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扩展视野,吸收营养,创新提高。要紧跟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学习借鉴中外现代管理思想和优秀文化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二是战略的成功需要文化与战略一体化运行。战略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制定、调整和推进战略的本身就是文化创新与重塑的过程。战略,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就缺乏精神与灵魂,企业很难长久发展;文化,如果没有战略的指导,就成了无源之水,缺乏目标和追求,动力很难持久。三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发挥制度的枢纽作用。文化与制度是一种蕴涵与互动的关系。要把文化因素有机地“装进”制度管理,与之相融合,使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管理风格和员工素质,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管理模式得以体现。四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实践。企业文化重在“实战”,贵在“做实”,深层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基于员工价值共识基础上的行为规范和责任体现,也就是说,要使每个员工都能自觉履职尽责,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把企业价值观作为自己行为的判断标准,为违反企业价值观而自责,为忠实履行企业价值观而自豪。这才是企业文化建设追求的实质性效果。

  编者按 创新企业文化、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2010年10月29日,由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承办的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为论坛发来贺信,中宣部副部长申维辰作了主旨讲话,河北省委副书记付志方在会上致辞。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围绕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推动兴起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鼓励和动员干部职工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贡献智慧和力量。会上,一些企业介绍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本报特摘登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弘扬大庆精神 培育企业文化

大庆石油党委副书记 王 昆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50年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培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攻坚克难、推进发展的制胜法宝。

  企业文化归根结底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文化力可以促进生产力,文化力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这些年,我们通过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油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保稳产。全油田开展了历时两年的“解放思想、谋划发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广泛调研、科学规划,深挖潜力,奋发大干,踏上了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新征程,在新时期继续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

  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攻难关。大庆油田是一个大油田,也是一个老油田,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多瓶颈难题和结构性矛盾。油田上下始终保持一股闯劲、一股拼劲、一股韧劲,攻坚克难、推进发展。过去大庆油田化学驱油用的表面活性剂完全依赖进口,每年需要8亿多元。科技人员伍晓林带领课题组历经3年时间,进行了3500多次试验、2100多次修改,终于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表面活性剂,仅一个开发区块就节约1.47亿元。通过知难而进搞创新,石油探明储量从油田发现之初的22.6亿吨逐步增长到65亿吨,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0%,正向60%乃至更高目标迈进;通过迎难而上调结构,正确处理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关系,探索建立立体化节能减排,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促和谐。一个企业能不能为其员工生产快乐、创造幸福,同它能不能制造产品、创造利润一样重要。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石油“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把构建和谐示范矿区,作为最大的、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努力建设安康、绿色、文明、和谐的现代新型矿区。面向不同群体深入实施“送温暖”和“帮扶再就业”工程,努力使员工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积极打造绿色油田,着力营造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全面加强地企之间的经济、技术与文化合作,进一步构建了企业与员工、资源与环境、油田与社会的和谐,切实体现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贡献国家、回报社会、造福人民的本质要求。

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

鞍钢集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文彤

  近一时期,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的先进事迹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鞍钢能够培养出这样一位先进典型,也是对鞍钢优秀企业文化的一种肯定。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恢复和建设起来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鞍钢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和“共和国钢铁行业的长子”。以“创新、求实、拼争、奉献”鞍钢精神为核心的鞍钢企业文化,是鞍钢发展过程中干部、职工群体形成的精神和英雄模范人物精神的概括、提炼和升华,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作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

  近年来,鞍钢集团公司党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决定》和《鞍钢“十一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同时以《鞍钢文化手册》发布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了企业文化建设,全公司上下以各种有效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推进,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高度重视,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推进工作扎实有力。按照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的要求,集团公司党政就进一步推进和规范鞍钢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是理清思路,重新规划鞍钢企业文化建设新格局,推进工作进展有序。不断丰富鞍钢精神的内涵,初步构建了以鞍钢精神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体系。设计导入企业形象战略,初步形成企业文化体系框架。加强鞍钢企业形象宣传,扩大“鞍钢”品牌的影响力。基层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启动,呈现上下联动、多层次推进的格局。

  三是全力推进,使鞍钢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首先,在内容体系上推进,集团文化的承接在基层得到实质性的落地生根。2007年初,集团公司发布《鞍钢文化手册》。《鞍钢文化手册》的发布在企业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标志着鞍钢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2008年推出《鞍钢理念故事集》、《鞍钢职工岗位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不断丰富鞍钢文化的内容。其次,在活动上推进,员工企业文化意识和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深化。通过开展鞍钢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加深了广大职工对鞍钢文化的理解,增强了传承鞍钢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了鞍钢文化理念的学习践行。再次,在理论研究上推进,提升了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总体水平和鞍钢文化的前瞻性。一方面学习借鉴兄弟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不断提升鞍钢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了对鞍钢未来发展与文化建设的研究。第四,在阵地建设上推进,强化了企业文化的载体作用,形成了一批有鞍钢特色的文化景观。

  正是通过以上工作,使鞍钢企业文化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使鞍钢的优良传统得到不断继承和发扬,使“钢铁强国、造福社会”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职工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为促进鞍钢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冀中能源集团党委副书记 单天国

  冀中能源成立于2008年6月30日,现拥有华北制药、冀中能源股份、河北航空集团等10个子公司,产业涉及煤炭、电力、医药、航空等,公司资产总额800亿元,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利税位列河北省国企第一名。冀中能源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规模,成为河北省排头兵企业,是先进的企业文化为冀中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两年来,冀中能源在创造财富、服务社会、造福员工、做强做大中逐步构建起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聚和文化,促进了企业的大融合、大发展、大跨越。

  冀中能源是典型的重组型企业集团,各子公司出身不同、背景各异、产业多元。冀中能源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把握集团、子公司、矿厂3个层面的实际,结合组建方式、管控模式、发展战略、愿景使命进行定位思考,归纳提炼出冀中能源集团的聚和文化。“聚和文化”的核心元素是“聚、大、搏、强、和”。冀中能源是“生于聚、基于大、赢于搏、志于强、兴于和”,聚是基础,大是境界,搏是精神,强是目的,和是根本。

  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什么样的企业基因决定了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底蕴深处,必有它独特的脉络和精神源泉。

  其一,企业文化必须着力践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二、集团文化必须充分吸收所属成员企业的丰富积淀。有人说,煤炭企业的文化积淀就如同煤层一样深厚。冀中能源联合组建之前的邢矿、邯矿都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后来联合重组的井陉矿务局、峰峰集团更是具有100多年的历史,华北制药也有50多年的历史。这些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许多优秀的文化。煤炭企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文化品格,华药集团的至真、至美、至善的文化追求,航空、装备精益、精细的文化特质,这些都是冀中能源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厚沃土。其三,企业文化必须是全体员工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文化。冀中能源不断地把社会人转化为企业人,把知识分子转化为企业管理专家,把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了全体员工的价值最大化。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正在思考:如何用生态文化推进低碳运行、生态企业建设,促进冀中能源可持续发展;如何用“人人享有尊严”的人文理念,温暖人心,照亮人性,让员工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如何用包容理念去丰富和谐文化,使冀中能源实现包容性增长……

  企业是把资源变成财富的组织,而企业文化是这个经济组织活力、动力和耐力的源泉。冀中能源13万员工,就是冀中能源企业文化的根。

创新企业文化 助推转型发展

开滦集团党委副书记 庞学东

  开滦煤矿始建于1878年,素有“中国煤炭工业源头”之称。近年来,开滦集团以企业文化创新推动转型发展,为百年开滦基业长青注入了不竭动力。

  触摸历史我们感到,百年开滦所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生生不息的文化使我们拥有不竭动力。当我们找到历史品格与时代感悟的结合点时,我们就找到了企业新时期的价值取向,那就是:开放的胸怀,报国的责任,兼容的品质,创新的激情,争先的气魄和特别能战斗的伟大精神。这不仅是开滦过去战胜各种困难,创造伟大业绩的精神支柱,也必将成为开滦做大做强,再铸辉煌的根本所在。

  在新的历史阶段百年煤企出路何在?经过深入分析、论证,我们感到:光荣属于历史,现在决定未来,实力赢得尊重,发展时不我待。无论从企业自身条件、外部竞争环境分析,还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只有推进战略转型,才是开滦做大做强,再铸辉煌的根本出路。

  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明确了开滦企业文化创新的方向,那就是:由管理控制型文化向开放融入型文化转变;由基因驱动型文化向战略主导型文化转变;由企业文化建设向企业文化管理、实施经济文化一体化战略转变。通过企业文化重塑,破除不利于战略实施的文化滞障,弘扬有利于战略实施的优秀文化,使企业文化更好地引领战略、服务战略、支撑战略。

  创新文化促进了企业新发展。目前,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价值追求、行事作风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成为推动企业战略转型的强大精神力量,百年开滦成功地踏上了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对进一步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我们认为,一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内涵提升和外延拓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扩展视野,吸收营养,创新提高。要紧跟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学习借鉴中外现代管理思想和优秀文化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二是战略的成功需要文化与战略一体化运行。战略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制定、调整和推进战略的本身就是文化创新与重塑的过程。战略,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就缺乏精神与灵魂,企业很难长久发展;文化,如果没有战略的指导,就成了无源之水,缺乏目标和追求,动力很难持久。三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发挥制度的枢纽作用。文化与制度是一种蕴涵与互动的关系。要把文化因素有机地“装进”制度管理,与之相融合,使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管理风格和员工素质,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管理模式得以体现。四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实践。企业文化重在“实战”,贵在“做实”,深层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基于员工价值共识基础上的行为规范和责任体现,也就是说,要使每个员工都能自觉履职尽责,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把企业价值观作为自己行为的判断标准,为违反企业价值观而自责,为忠实履行企业价值观而自豪。这才是企业文化建设追求的实质性效果。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