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朴的西安瓦片到约旦的彩色沙子,从英国馆的蒲公英外形到加拿大馆的C形构思,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建筑、不同的风情,让人们强烈感受到多彩文化的无穷魅力。
上海世博会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织、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靓丽窗口。
文化展示的窗口
走进世博园,我们仿佛来到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墨西哥馆是一片由124只风筝撑起的广场。新西兰展馆前象征大地的广场上竖立着白色柱子群,代表高耸的森林,支撑起象征天空的白色天篷。卢森堡馆的建筑则设计成一个钢铁的城堡,钢铁是卢森堡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表现出工业文明的特征。中国馆的主题建筑“东方之冠”外形如同一枚红彤彤的中国印,加上石桥、斗拱、园林等诗情画意的中华建筑精华,让参观者感悟到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设计新颖的展馆,让人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在世博园立陶宛馆里,一座2米多高的不锈钢雕塑引人注目,体现出一种均衡之美。这是立陶宛著名雕塑家维陶塔斯·卡乔斯卡斯特别为上海世博会创作的作品《我能够》,体现了他心目中的世博会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丹麦的小美人鱼第一次走出国门,“游”进世博园;法国画家米勒的作品《晚钟》、马奈的《阳台》、凡高的《阿尔的舞厅》等7幅法国国家珍藏品漂洋过海齐聚世博;埃及的22王朝舍松契二世国王金面具,体现了2900年前古埃及高超的工艺水平;墨西哥的“羽蛇神艾卡特”石碑,捷克的“幸运”青铜浮雕,精彩纷呈的各色建筑与雕塑体现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文化内涵。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总共2万多场不同文化演出则把世博会变成了一个音乐的海洋。几内亚艺术家奏响的“胜利号角”,在游人心中荡漾;充满力与美的西班牙佛拉门戈舞、动人的南非索维托合唱团歌声、波兰爵士风格的肖邦作品、动听的布隆迪大鼓、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英国伦敦交响乐团等等,在世博会184个日日夜夜,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派出的专业和业余表演团队,在世博园区33处活动场地轮番举行了超过2万场次文化演艺活动。
世界各地的人们欢聚在世博园。在宝钢大舞台的“中国元素”舞台区和传习区,迄今已上演了超过700场演出,绝大多数为来自各省区市的“原生态”节目。700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3507名演员,与超过140万中外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
开放的舞台,汇聚了多彩多姿的世界文化。正因为如此,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在世博会主题论坛“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的闭幕式上说:“文化多样性是城市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本样态,是人类生存状态的本来面貌。”
文化交融的舞台
进入世博园意大利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个大大的“福”字;芬兰馆形如“冰壶”,取自中国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波兰馆的镂空外墙,融入了中国的剪纸元素。世博园内,不同风格的文化融合随处可见。
对大多数参观者来说,上海世博会如同一扇窗口,从这扇窗口可以看到各种文明的相互影响与借鉴,看到城市与乡村、人文与科技、人类与自然的交流与交融。
走进中国馆的游客,都能感受到数千年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活”起来的清明上河图,石桥、斗拱、园林等中华建筑精华,“民为贵、和为贵”的文化理念,园林版的昆曲《牡丹亭》……在世博会舞台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勾勒出传承与创新的清晰轨迹。
文化交流带动了技术交流。远大馆的非电空调受到追捧,浙江省的湖州开发区已大规模采用。世博园内展示的垂直绿化技术,也被多个城市竞相看好。山西省晋中市与越南广南省会安市在上海正式结为友好城市。
交流缩短了距离。开园以来,非洲联合馆成为参观人数最多的场馆。据不完全统计,每10位游客中,就有3位参观过非洲联合馆。在非洲广场举行的歌舞表演,观看的人群也总是里三层外三层。
上海世博会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能够相互尊重,彼此欣赏。国际红十字委员会主席雅各布·克伦贝格尔说:“上海世博会在未来将会被视为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传承弘扬城市文化
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就像激情澎湃的交响乐,震撼了世博参观者。从北京馆的万里长城到江苏永联村的农村新居,从太平洋岛国的椰树到欧洲城市的广场,我们既能感知到追求城市文明的不同创造,又能体会到人类城市文化共同的向往与追求。
城市化进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世博会上体现了各国人民对城市发展的共同探索。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内容就分属“历史遗产保护”、“宜居家园”、“可持续的城市化”以及“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四大领域。在一个个生动案例中,城市的河流可以被填埋也可以重新再开掘,城市的房屋可以摆脱对传统电能的依赖,就连城市的垃圾也可以做到不落地。在这里,全球城市正在努力把人们关于城市发展的思考和构想转化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共同主题上。
科技创新成果的大量展示,突出了世博会的科技创新理念。“会呼吸的外墙”、“能保存千年的种子”、悬挂在墙上的乐队等等,生动地告诉我们全世界在科学创新上所进行的努力。在最佳城市实践区,意大利博洛尼亚案例馆告诉人们800年以上的古建筑如何被完好地保存;西安案例将成片的历史遗迹以公园的方式加以保护;阿尔萨斯案例则展示了如何把旧码头仓库变成影像资料中心。
低碳、零碳,微能房、被动房等等这些曾经还不为人们熟知的词汇,现在随着绿色、可持续一起成为人们追求城市发展的所在。一位参观者说,看了一个个世博会展馆才知道,对于城市的理解原来可以如此多样。
学者们在世博会“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的主题论坛上说,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和标志,又是人们生活的家园,对于城市而言,文化展示着城市的风貌,体现着城市的品格,凝聚着城市的精神,决定着城市的长远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