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好温泉资源,带活旅游、文化和低碳三大产业发展———
湖北咸宁开辟产业发展新路径
记者魏劲松、通讯员田期汉

  本报讯 记者魏劲松、通讯员田期汉报道: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湖北省咸宁市的各大温泉旅游景区和景点迎来了大批游客,共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旅游收入共计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和121%。

  武广高铁开通,拉近了咸宁与湖南、广东等地的距离。喝完早茶,下午到咸宁泡温泉、赏桂花、游赤壁,已成为不少广东市民周末休闲的重要方式。“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加上温泉热所带来的吸引力,咸宁正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和低碳这三大产业。”咸宁市委书记黄楚平说。

  咸宁地热水年总储量达700万吨,地热水资源遍布全市6个县市区,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去年,咸宁举办了盛大的国际温泉旅游节。现在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各大温泉吸引了大批游客。作为武汉的后花园,众多武汉市民选择周末到咸宁度假。而高铁的开通,又引得众多来自广东、湖南、江西等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温泉旅游成了咸宁经济发展新的着力点。 

  除了温泉游,桂竹品赏之旅、山水游览之旅、溶洞探奇之旅、民居寻古之旅等生态文化游迅速跟进。通山县以九宫山和隐水洞为核心,打造“华中避暑天堂”。赤壁市则以古战场文化旅游为中心,以陆水湖、龙佑温泉、茶马古道等为节点,打造“华中文化名城”。

  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温泉热带来的客流和各种资源要素的聚合,成为咸宁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咸宁享有“五乡”美誉,是全国著名的楠竹之乡、苎麻之乡、桂花之乡、茶叶之乡和温泉之乡,还有九宫山、赤壁古战场、向阳湖等历史文化载体。“我们将投资亿元组建咸宁文化产业园,集中力量创造一批《印象赤壁》、《梦寻咸宁》、《九宫风情》等文化精品,大力挖掘鄂南地方特色文化,提升咸宁的文化产业发展。”咸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树林说。

  如今,咸宁市崇阳县已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汀泗桥镇获批“中国历史名镇”,通山县创编的大型民俗歌舞音画《白云深处》在深圳等地演出,反响热烈。

  “温泉带热的不仅仅是旅游和文化产业。丰富的生态资源、初具规模的温泉文化产业,摆在咸宁面前的是一条发展低碳产业之路,咸宁要在‘绿’字上做足文章。”咸宁市市长任振鹤告诉记者,总投资额30亿元的咸宁市首个低碳经济示范区项目已正式启动。示范区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首个低碳经济示范区。这是咸宁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之一。

  咸宁不断优化要素配置,发展生态工业、绿色产业集群。为了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该市全面实施电力能源、食品加工、苎麻纺织、森工造纸、冶金建材、机电制造六大支柱产业集群“升级计划”。去年,集群工业企业实施技改项目154个,完成投资27.2亿元,增长26.03%;打造了巨宁地板、犀利砂布、金刚藤糖浆等省级名牌产品36个,认证农业“三品”标识产品30个,联乐床垫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川字牌砖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运用绿色品牌,拉长低碳产业链。现在,凯迪生物质热电、丰泉垃圾焚烧发电等重点项目正在实施中;中广核集团投资700亿元的咸宁核电站前期工程基本完工;华中地区第一座风力发电场九宫山风力发电场一期并网发电;市区投资近4亿元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开工建设。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核电、火电、风电、水电、生物质电能、抽水蓄能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并存的新能源发展格局。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