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正式跃上了国家战略平台。从那一刻起,新一轮沿海开发的历史画卷便在葫芦岛261公里海岸线上的“一线八区”铺展开来。
2010年7月16日,葫芦岛市委三届十三次全会召开。市委书记陈晓琨提出,“沿海‘一线八区’要竞相发展”。上半年,投产项目7个,实现工业产值49.6亿元;新开工项目39个,总投资153.3亿元;新签约项目177个,总投资650.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483.4万美元。前不久,记者走进葫芦岛的“一线八区”,眼看、耳听,切身感受葫芦岛“一线八区”的变化与发展。
谋划长远 拓宽发展空间
再一次站在龙港船舶配套产业园规划设计图前,记者发现,船舶配套产业园和一年前相比,长大了:原来6.76平方公里,如今“长”到了18平方公里。
船舶配套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船园谋求自身建设与国家战略相匹配的结果。“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首先思考的是,船舶配套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如何与‘国家战略’相匹配?园区的产业规划、产业布局必须有更高的高度,必须承担起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使命和历史使命。”
基于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新需要,船舶配套产业园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园区总体规划面积由原来的6.76平方公里调整至18平方公里,并提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船舶修造、船舶配套、有色金属深加工等新的园区产业定位。
新的园区规划和产业定位,使船舶配套产业园在过去一年全球船舶产业都异常艰难的环境中,不退反进。入驻企业由7个升至12个。今年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78亿元,同比增长122%。
像船舶配套产业园一样,为了保证长远发展,“一线八区”中,打渔山工业园区和葫芦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葫芦岛经济开发区北港工业园区都调整了园区规划面积,拓宽了发展空间。
依山面海、自然环境宜人的打渔山工业园区在突出泵业发展的同时,将10.3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沿海部分调整为商务区。
已有一定产业基础的葫芦岛经济开发区北港工业园区,结合自身比较优势,将园区主导产业调整为3大类,即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产业、配套服务业,并重新进行区域规划。
园区扩容,产业规划进一步明晰,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开发开放“一线八区”的葫芦岛很快传来喜讯:
5月24日,葫芦岛启动“‘请进来’活动周”,分别举办泵产业基地、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海洋工程基地和海洋生态型CBD等4个主题概念推介活动,签约54个项目,投资总额达346亿元。
8月26日,葫芦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举办聚氨酯主题概念招商推介会,国内外50多家聚氨酯知名企业赴会,签约12个项目,总投资达117亿元。
上半年,葫芦岛经济开发区北港工业园区新签约项目19个,预计总投资87.4亿元,投资额超过了全年计划目标。签约的重点项目,包括渤船重工核电装备制造、中航黎明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
夯实基础 提速建设步伐
龙湾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说,在不到5个月时间里,园区完成15万平方米主干道路面工程,铺设40余公里各类综合管网,实现基础配套基本“七通一平”。
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快,落户企业开工建设、投产的速度更快。在绥中滨海经济区,自年初以来,平均不到4天就有一家企业签约滨海经济区,10天左右就有一家企业开工建设。
在葫芦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今年4月份在园区登记注册的葫芦岛德威特门窗幕墙有限公司,6月份就投产了,目前已经形成年产15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
在兴城临海产业区,今年3月落户的哈尔滨红光锅炉总厂有限责任公司兴城分公司,7月就实现了试生产。
这样的建设速度是怎样创造出来的?找寻答案的过程中,记者听到了这样两则故事:
前不久,四川成锋机械有限公司与打渔山工业园区在葫芦岛洽谈项目,准备签约时已过中午。因签约所用的各种文件需要整理打印,客商起身准备去吃中午饭,打算饭后再签约。这时园区工作人员拉着打印设备出现在客商面前,“我们是带着打印设备来的,所有的文件我们现场打印,马上就能签约。”没用几分钟,工作人员便将所有资料备齐,签约顺利进行。
今年8月初,入驻绥中滨海经济区的北京神箭神舟航天空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前进收到一封寄自经济区的信,信内装的是7月份绥中县进行的一项评议工作的通报,内容是:企业法人对涉企单位和部门及主要负责人、建筑开发公司法人对建设项目行政审批部门及主要负责人和乡镇、县直单位主要领导对滨海经济区四个部门及主要负责人的评议。这一措施的实施,使绥中办事效率更快,服务更好了。
开发开放沿海经济带,葫芦岛注重硬件建设,更注重软环境建设,着眼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着眼于服务理念的更新,着眼于体制机制的创新。
凸显优势 扩大产业链群
一次招商推介会,引资117亿元。这种葫芦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以往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变成了现实。
8月26日,葫芦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举办聚氨酯主题概念招商推介会,国内外50多家聚氨酯知名企业及相关机构闻讯而至:北京中宜汇富国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1.4亿元,建污泥处理设备及污泥回收再利用项目;北京华纬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拟投资5000万元,建膨胀玻化微珠及保温防火砂浆项目;国电电力集团拟投资90亿元,建热源厂热电联产项目;沈阳市中旭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拟投资1.8亿元,建10万吨/年加氢改质变压器油项目等。
这是葫芦岛高新技术开发区积极打造“中国北方聚氨酯产业基地”的又一成果。
截至今年7月,葫芦岛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入驻企业25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占全区企业总数的15%。其中,总投资200亿元的聚氨酯产业基地规划了18个项目区,重点发展ADI、MDI、TDI及其下游产品、泡沫材料、弹性体、涂料等,涵盖了聚氨酯产业从上游的原料生产到下游的最终端产品的各个环节,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葫芦岛具有发展聚氨酯生产得天独厚的资源,辖区内的锦化化工集团年产31万吨烧碱、12万吨聚醚及1万吨丙二醇,锦天化公司年产30万吨合成氨,还有5万吨TDI,中石油等企业集聚在辖区内,拥有聚氨酯生产大宗原料优势及聚氨酯产品推广使用的市场优势。
与此同时,围绕做大做强的渤船重工,葫芦岛在其不远处布局建设的定位为船舶修造配套和海洋工程基地的龙港船舶配套产业园,如今已吸引12个相关项目入驻,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8月12日,我国建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吨位的两艘32万吨超大型油轮在渤船重工下水试航;今年上半年,龙港船舶配套产业园完成工业总产值2.1亿元。
转变方式 培育新兴产业
2010年1月12日,葫芦岛市市长孙兆林在葫芦岛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0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发展新兴产业”,着眼于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集中力量在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海洋工程、数字技术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现在,“发展新兴产业”这一任务正在“一线八区”得到逐步落实。
近一年间,绥中滨海经济区已引进各类企业172家,预计总投资290.94亿元,预计年销售收入496.5亿元。这些企业都拥有一个标签:科技、高效、节能、环保。年产10万台ABS—S先进卫星接收终端项目、年产10万台Eee—pc项目、TD—SCDMA增强型直放站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电力线载波技术生产研发项目等重点电子信息项目,使绥中滨海经济区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北港工业园区依托渤船重工等重点企业和海擎重工项目所形成的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全力打造以核电装备制造为主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基地规划面积24.43平方公里,工程总投资28亿元。6月24日,渤船重工核电装备制造基地在北港工业园区的开工建设,迈出了园区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坚实的一步。不久的将来,一个集核电装备、海洋工程、冶金石化、船舶模块和舾装件配套为一体的新型产业集群将在北港工业园区崛起。
葫芦岛的“一线八区”并非工业企业一枝独秀,服务业在开发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定位为辐射东北亚的国际商务交流中心的龙湾中央商务区吸引来国内外众多知名商贸企业。新奥集团将投资80亿元建设“海洋绿洲”项目、首创集团将投资70亿元建设“首创·龙湾”项目、港英泰集团将投资50亿元建设五星级酒店和高端住宅等城市综合地产项目、辽宁浙江商会和中旭集团将投资60亿元建设238米高的地标性建筑和兼具百家国际餐饮与时尚品牌店的商业街、大连嘉创投资集团投资40亿元建设“以总部商务、科技孵化器和商业中心为核心,兼有配套专家公寓、文化娱乐等涵盖城市主要功能的城市综合体”。
今年3月成立的觉华岛经济区,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海上仙都,生态佛岛”的规划建设,全力打造旅游产业。
夯基础,拓空间,扩链群,育新业,还有择商选资,港区联动,沿海与腹地协调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国家战略的一年间,葫芦岛“一线八区”在261公里的海岸线上,描绘着葫芦岛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