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金虎、通讯员刘明光 李波报道:山东省烟台市日前决定今后5年市级财政将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门用于激励自主创新和创新体系建设。同时,新设立的“烟台科技创新奖”开出了30万元的重奖,奖励科技领军人员;市级科技进步奖也由原来的每年70项增加到100项。
这些激励政策重在推进科技创新“六个十”工程,即培育10大科技龙头企业、10个成长性创新企业、10个重点科技创新项目、10大科技园区、10大科技应用技术和10名科技领军人才。据了解,这是烟台市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
依靠创新驱动战略,近年来烟台市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据统计,今年1至8月烟台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239.84亿元,同比增长21.8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45%;全市共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166件,位居山东省首位。
创新主体的集体活跃,是烟台市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2008年设立的烟台高新区,两年来已引进各类高新技术企业60余家,总投资达300多亿元。目前,总投资4亿元的中电投烟台核电基地、投资5亿元的拓普邦生物科技、投资10亿元的绿叶生物技术产业园和投资40亿元的烟台国际生物科技园等已陆续开工,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计算所烟台分所等科研院所也相继落户,烟台高新区快速形成了明显的资本和科技优势。
与此同时,大批重点骨干企业不断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推动了烟台市工业经济转型。烟台冰轮集团今年投入6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巩固了国内压缩机生产企业龙头老大的位置;烟台龙源电力公司自主研发的等离子体点火装置,装机总容量已超过2亿千瓦,占全国三分之一;绿叶制药与烟台大学共建药学院,创出了合作创新的独特模式,去年利税、利润分别增长了137.9%和147.7%……
在科技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下,烟台新兴产业迅速壮大。以核电、风电、太阳能等为重点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以万华、氨纶等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麦得津、登海种业等为骨干的生物产业,以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东方海洋等为依托的海洋高技术产业,正成为烟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据统计,“十一五”以来,烟台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个;申请专利13827件,专利授权3722件;已创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为10家和43家。
烟台市发改委负责同志介绍,为进一步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今年烟台又在山东省率先设立了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对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加以扶持,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转方式”的新引擎和“调结构”的突破口,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力争到2015年,烟台市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成为全市新的支柱产业。烟台市还力争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使重点项目规模化,产业结构集群化,新兴产业高端化,优势产业品牌化,实现全市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