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白海星 文晶报道:随着彩虹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在安徽合肥成功投产以及京东方第六代液晶显示屏正式交付联想集团,合肥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建设开始进入了收获季节,一个年产值1500亿元的新兴产业基地正“破茧而出”。而江汽混合动力及微型纯电动轿车完成功能样车试制;安凯纯电动公交车在国内率先集中投入运营,也表明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坚持创新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是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说。近年来,合肥市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及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紧紧抓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机遇,培育创新型产业,努力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重点谋划和发展一批对区域经济具有较强支撑能力的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竞争制高点。
发挥自主创新优势是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迅速发展的关键。今年1月至9月,全市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71.97亿元,占工业投资的33.5%,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167.63亿元,同比增长24.4%,比全市平均增幅高1.3个百分点。在这背后,是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此前连续5年增长超过3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今年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56.72亿元,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9.6%。
几年来,合肥引进了中航、中建材、中电科、长安汽车等大企业集团前来建设产业基地、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鑫昊等离子、彩虹玻璃基板、友达光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户合肥,同时集聚了长虹、海尔、美的、格力等国内知名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合肥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具有领先水平的优势产业技术,诞生了第一台直写式光刻机、第一条纯电动公交线路和世界首个规模化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等。
从合肥市新兴产业传来最新消息,合肥制造的第六代液晶显示屏11月将大规模走下企业生产线,使国产的液晶电视和电脑第一次用上大尺寸的“中国屏”。作为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及首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合肥市明年将实现年产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根据《合肥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实施方案》,到2012年底,合肥市将在私人消费领域推广新能源乘用车21100辆,其中纯电动轿车13100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8000辆。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正成为合肥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引擎。据介绍,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将达2000家,其中20家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将达8000亿元,增加值将达2000亿元,增速超过30%以上;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