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财经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整合金融资源 服务经济发展
王 璐

  10月12日,华融湘江银行在长沙正式挂牌开业。表面看来,这只是一家新银行开始营业。实际上,它的意义远不止此,这家银行的成立,既是资产管理公司实施转型的成功尝试,又是央企和地方政府整合金融资源、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探索。

  华融湘江银行是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在重组湖南湘潭、株洲、岳阳和衡阳市4家城市商业银行和邵阳市城市信用社基础上设立的,是国家有关部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维护金融稳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稳步推进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改制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它是湖南“四行一社”改革重组取得成功的标志,也是中国华融搭建新金融业务平台、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的重大成果。

  重组前,“四行一社”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良率较高,盈利能力和资产经营能力和国内同行比有差距。如果仅仅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更好的发展,于是引入优秀的战略投资者,提高资产质量,成为加快发展、有效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良策。

  华融湘江银行的成功组建,有许多新的运作模式。首先,是行业内第一家由省政府、省内城市商业银行和央企战略投资者共同筹建的、总部及注册地设在湖南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次,彻底整合资源,重组与IT系统整合、业务系统整合、法人治理、组织架构建设同步进行;三是,彻底剥离不良资产,为达到中国银监会相关的监管指标要求,当地政府依法注入优质资产置换不良资产,由中国华融与一致行动人共同出资组建相关机构,处置不良资产。

  通过彻底重组,华融湘江银行已经成为一家没有历史包袱、干干净净的新银行,并且具有了许多竞争优势:一是依靠湖南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二是依托中国华融大股东背景,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业务服务;三是依赖“四行一社”老股东原有的基础和资源优势,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这一合作,是充分发挥央企的责任和作用,助推地方金融改革的典范。通过“以注册地换控制权”、“以时间换空间”等方式,发挥中国华融作为央企处置不良资产的专长,通过剥离减轻老银行的历史包袱,最大限度降低重组成本。此外,以资产证券化盘活土地资产,提高资产创效能力。

  为了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优势,华融湘江银行以“小、精、专、新、特”为定位,以“市场化、多元化、区域化、资本化、国际化”为发展战略。结合湖南的地方优势和中国华融的央企优势,为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

  在华融湘江银行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华融的网络优势、客户资源优势、专业优势和综合金融服务优势,特别是遍布全国的32家分支机构和9家平台公司,将形成协同效应,打好组合拳,支持华融湘江银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品链、客户链。

  这样的结合,达到了同谋发展,实现共赢,积极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发展的良好效果。这对于其他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发展,以及地方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