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苏泊尔”炊具、“星星”家电、“飞跃”缝纫机……在“浙江制造”的榜单上,这些都是明星品牌。然而,当我们将这些产品化整为零、逐一剖析,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浙江制造”都离不开模具产业,而这些模具又大多来自同一个地方——黄岩。
模具是“现代工业之母”,模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水平的主要标志。地处浙南沿海台州市的黄岩,作为“模具之乡”,拥有大小模具企业2200家,占全国模具企业总数的10%,产值也占全国模具产值的10%。2009年,黄岩模具产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被列为浙江省21个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之一。
“模具制造是很多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这也鞭策着黄岩模具产品不断向高层次迈进。”台州市委常委、黄岩区委书记陈伟义告诉记者,近年来黄岩区致力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重点实施科技、品牌、专利战略,完善模具生产的产业链,促进模具精密化、技术高端化、市场国际化,模具产业块状经济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
不断拉长产业链
“这就是我们为客户新设计的导光条。”在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虞伟炳拿着两根白色塑料管向记者介绍,这种产品只需一点光源,在没有灯泡发光的情况下,就可形成一条漂亮的光带,还可根据光源变换各种色彩,不但可替代LED发光,而且美观实用,更加节能环保。
别小看这根小小的塑料管,这种新型的节能、环保、高科技材料在发达国家也才刚刚开始推广,而赛豪公司生产的这种导光模具在国内更是首家。为此,奔驰公司一改以前通过OEM(协作生产方)了解国外企业情况的做法,而是直接派人来到黄岩“探底”。
虞伟炳说,这是公司与世界高端客户同步开发的结果。
据记者了解,黄岩模具产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纽扣、牙刷制造。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个体、民营模具加工企业应运而生,成为业界公认的“模具之乡”。
经过多年的发展,黄岩模具企业纷纷进行技术改造,拓展产业链。摩托车一度成为与塑料模具业联接最为紧密的产业,一辆摩托车需要上千副模具,随着台州成为“全国四大摩托车板块之一”及“全国最大的摩托车及配件生产出口基地”,黄岩模具业也由此达到了高峰。
近几年,黄岩又开始寻求产业链的新突破,纷纷瞄准了汽车产业。于是,以前曾为奇瑞汽车配套生产过保险杠的陶氏集团,今年又与长安奔奔“联姻”;浙江嘉仁模具与吉奥汽车牵手,为其设计、生产美观大气的仪表盘;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一次性试模成功,为本田雅阁汽车做保险杠;黄岩星泰塑料模具有限公司则接过上海延峰的订单,成为了上海通用二级配套商。目前,台州已成为首批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去年6000多家汽摩配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56亿元。
从纽扣、牙刷到摩托车、汽车,黄岩模具的产业链越拉越长,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广阔。
占据微笑曲线两端
产业链拓展了,市场扩大了,如何提高利润成为黄岩模具从业者最关心的问题。
据了解,用模具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因此模具又被称为利润“放大器”。黄岩模具协会会长陶永华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模具可放大其他相关工业利润的比例约为1:100。
为走出产业链低端的困境,使模具产业也能“放大”自身利润,黄岩开始完善模具的产业链,并力图拥有完整的“微笑曲线”。
黄岩区经贸局局长王志和告诉记者,现在黄岩模具的设计、加工、营销等整条产业链都能在本地完成。目前,当地企业共拥有数控设备5000多套,数控化率达7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从2003年到2008年间,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推荐的240副国家级新产品模具中,来自黄岩的有110副,其中91副达到国际水平。
当然,拥有全部的“微笑曲线”,并不代表可以轻松微笑。据一些企业反映,黄岩模具的部分单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企业的模具甚至可以为航天工业配套,可总体却比国际先进水平低许多,尤其是在精度、寿命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个时候,研发设计水平就成了黄岩模具企业在比拼中的关键。
王志和说,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客户的订单生产,利润最多10%,但经过提升研发设计,利润达到20%并不难。这也是台州精超力模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国贵的切身体会,“今年保时捷将推出一款新车,车身前端就是用我们的模具生产的。在亚洲,这样的模具只有我们能生产。”林国贵说。
台州精超力模塑有限公司能获得国际高端品牌的青睐,靠的就是过硬的研发功底。据了解,该公司每年都将产值的20%投入研发设计,高比例的研发投入换来了超过30%的利润和业内良好的口碑,如今公司的合作伙伴中不乏全球顶尖的汽车品牌。
除了自主研发,黄岩模具行业还主动借助“外脑”,注重引进人才。浙江嘉仁模具有限公司就与浙江大学合作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取得了良好效果:博士后工作站帮助嘉仁改进了模具分析软件,使试模次数从3次降为1次,大大提高了产品一次成功率;博士后工作站还每年帮助公司培训设计人员2至3次,使员工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迈向现代产业集群
走进浙江精诚模具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一台台机器整齐排列,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规范操作,生产车间整齐有序。公司副总经理汤有恩告诉记者,这主要得益于“产业质量诚信联盟标准”的实施。
据了解,“产业质量诚信联盟标准”是由黄岩区质监分局、区质量协会和黄岩模具行业协会共同制定实施的行业标准,目前黄岩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都已经开始执行“联盟标准”,使企业迈向高端制造。
熟悉模具产业的人都知道,模具生产需要很多的标准件,而这些标准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以往黄岩的模具企业大多自己加工,既增加了企业负担,也影响了生产周期。“自从执行联盟标准后,一些标准件我们都通过采购获得,既降低了人力成本,也提高了生产精度和速度,现在我们的产值增加了20%。”汤有恩说。
当地业内人士认为,“产业质量诚信联盟标准”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当地模具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也培育了一批专业生产标准件的企业,明显带动了配套产业的发展,为黄岩模具产业从块状经济走向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产业集群提供了动力。
事实上,由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正是黄岩模具产业努力的方向。“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具有块状经济不可比拟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群规模效益,从块状走向集群,这是黄岩模具的根本出路。”黄岩区区长徐亦平说。
为实现这一目标,黄岩区政府出台了模具产业发展的5年规划,模具精密化、技术高端化、市场国际化、企业差异化、人才充沛化、平台全面化成为黄岩模具产业走向产业集群的主要战略路径。根据规划,到2015年,黄岩模具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00亿元;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10家以上;“黄岩模具”将成为国内大型塑料模具领域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