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轨道交通将成为大城市治拥堵促发展的主渠道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杨 涛
  大城市交通发展正进入大考验、大转型、大发展的关键时期,轨道交通将扮演关键角色

  近期有关城市交通的好消息不断,比如沈阳、成都地铁一号线开通;沈阳、西安、合肥、无锡、宁波等多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等城市又有多条地铁线路开通和开工;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等。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市化与机动化持续联动快速发展之后,我国大城市交通发展正进入到大考验、大转型、大发展的关键时期,轨道交通将扮演关键角色。

  通常所谓的“机动化”是指小汽车普及化的过程。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机动化即开始启动,超过3000美元就明显加速。从开始加速到基本普及,其来势之猛、影响之大,往往大大超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速度和承受能力。2008年,我国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小汽车由此逐步进入中国城市寻常百姓家。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大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先天不足。由此,治拥堵、促发展,轨道交通应是大城市的主渠道。

  治理大城市交通拥堵,根本途径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这既是城市交通业界共识,也是国际大城市交通发展的共同经验。对于我国大城市而言,应当更多学习借鉴亚洲混合型公交都市的经验,在积极推行路面公交优先的同时,全力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只有45%左右,未来20年仍将处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将有一批人口超1000万的超级大城市、一大批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巨大城市和100万至200万的特大城市出现。同时,这些大城市将在此期间基本完成小汽车普及化进程,城市道路交通必将面临空前严峻的压力。轨道交通应当成为超级城市和巨型城市客运交通的主体,成为特大城市客运交通的骨干。无论是治理和缓解大城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还是引导大城市空间有序拓展和健康成长,城市轨道交通必须担负起主渠道的功能职责。

  轨道交通早启动、早建设,治拥堵促发展就将早主动、早受益。其实,轨道交通建设的时机极为重要。研究发现,在小汽车普及化之前建设的轨道交通,其客流吸引效果明显好于之后的效果。可以说,公交优先、轨道建设是在与小汽车普及化进行一场激烈的赛跑。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早已开始先行启动,这些城市借助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重大契机,轨道建设突飞猛进,目前已经形成网络化、规模化,轨道交通日客流分担量都超过了200万人次。如果没有轨道交通分担如此巨大客流,在小汽车普及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恐怕难以想象。

  与此同时,治理交通拥堵,还需多渠道、多抓手。治理大城市交通拥堵既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又要持之以恒、长久治理。建设轨道交通是治理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治本之策,具有全局的、长远的战略意义。建设轨道交通同时,仍然要高度重视路面公交优先改善,强化对小汽车过度使用的调控引导,加强轨道交通车站衔接换乘等一体化设施建设,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和环境,同时加强路面交通资源的有效组织和智能化管理。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