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西南北看秋粮 11
抢抓农时夺丰收
本报记者 亢 舒

  10月11日,记者来到湖北省监利县尺八镇冯王村,看到田地里的水稻长势良好。当地村民老赵告诉记者,他们种的是早稻返秋田,再过半个月就可以收割了,这一季晚稻的亩产有800多斤。 

  今年7月份,湖北省20多个县成为洪涝灾害受灾区,冯王村地处其中。村民胡红英指着眼前的一大片约350亩的稻田回忆说,当时这里的稻田被淹了,几乎看不到秧苗。大雨过后,监利县里就组织抽水机到田里抽水。4天后水被抽干了,县里又组织村民们统一翻整土地,催芽。几天后,村民们在原来种植晚稻的季节改种上了早稻品种。

  监利县农业局局长李兴中介绍,当时为了抢农时,雨还没停,农技人员就开始考虑改种早稻返秋田品种选择。灾害发生后,中央、省、市都加大了对抗灾的支持力度,监利县灾后共下拨100万公斤的返秋水稻种子和10万公斤的秋玉米种子。播种之后,县里又积极组织村民统一施肥,进行统一技术指导。 

  “由于及时实施改种,挽回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全县今年粮食总产量能够达到25亿斤,与去年基本持平。”李兴中说。 

  改种对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的要求高,风险大。洪涝灾害发生后,湖北省仙桃市中稻的受灾面积49.8万亩。一些农民担心中稻的收成,准备改种其他品种。仙桃市农业局局长赵映春告诉记者,仙桃市农业部门根据多年的经验,仔细分析受灾情况后,提出只要有40%中稻秧苗成活,就不改种的指导意见。 

  “成活下来的秧苗如果田间管理搞得好,能够比改种、补种效益高。”赵映春说。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仙桃市积极组织农民抢种补种,首先确保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增加,今年水稻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1700亩,并认真开展水稻“两迁”害虫的防控。仙桃市还大力加强了田间管理,通过增施肥料,包括普施中稻的促弱转壮肥和晚稻的分蘖肥,确保了粮食产量的稳定。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监利县加大了对受灾农民的指导。老赵说,因为今年灾害多,农技人员对他们的指导尤其仔细,“几乎是手把手地教”。 

  由于措施得力,老赵的早稻收成和去年基本持平,晚稻的产量略有提高,早晚两季稻能够有1900斤左右的产量,与去年相比没有减产。 

  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徐能海告诉记者,7月上旬的强降雨致使全省早稻减产1.7亿斤。中稻受到的影响最大,减产2亿斤,但全省上下抢抓农时,尽最大的努力弥补损失,绝收的部分基本全部改种早稻返秋田、秋玉米、黄豆等作物。由于晚稻、秋玉米等作物能够实现增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早稻和中稻的损失。 

  “从目前来看,今年湖北全省仍然能够实现全年粮食比去年增产4.56亿斤。”徐能海说,“在4月份遭遇低温灾害,7月份遭遇罕见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取得的丰收来之不易,这是全省上下尽全力抗灾保丰收的结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