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绿色,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现代经济生活发展主题。对于四川宜宾市来说,低碳绿色意味着这个西部内陆的资源型城市,面对做大经济总量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要始终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宜宾市坚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探索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2009年,宜宾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四川第4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居四川省第3位。
一座低碳绿色的美好新宜宾正崛起于四川南部。
布局优化
引领发展方式转变
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是宜宾给自己定的硬指标。而健全区域合作机制、优化生产力布局,是宜宾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多极增长发展新格局的坚实基础。
2010年8月10日,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公用型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众生医药川南医贸中心开工典礼在两仓建设工地隆重举行。3个项目的同时开工,标志着临港经济开发区在招商引资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随着3个项目的正式开工,将加快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开发速度,将掀起临港经济开发区新一轮的建设高潮,将开创临港经济开发区投资发展的新局面。
宜宾率先设立的四川省第一个以“临港”命名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坚持港城园一体发展,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着力发展大港口、大路网、大产业、大物流,把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宜宾深化改革的试验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统筹城乡的带动区,到2015年,临港经济开发区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
以水为媒,以水为荣。宜宾着力于全面拓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充分发挥沿长江、岷江、金沙江589公里的岸线资源和港口资源优势,坚持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方向,在四川率先启动了“绿色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推动产业向沿江集中、城镇向沿江布局、基础设施向沿江配套、要素向沿江集聚,形成集聚、集群效应。目前,沿江地区已建成11个产业园区、入驻企业198户,搭建起一个中心城市、4个县域、30余个小城镇为骨架的沿江城镇体系,宜宾正从“山区发展时代”迈入“长江时代”。
“宜宾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互动,以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园区,依托产业园区构建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催生特色产业带,在全市规划建设了一批承载能力强、设施配套、功能齐备、服务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的现代新型工业园区,促进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要素集聚、服务集成,加强工业集中管理、集中治污能力建设,有效降低了污染和资源消耗,提高了环境承载力。目前,全市13个重点工业园区已全面完成规划及规划环评工作,五粮液产业园区正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08年,翠屏区跨入“全省十强县”和四川省“丘区先进县”行列,宜宾县进入“中国西部百强县”;与2005年相比,2009年全市有6个区县在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排位中实现了升位;在四川省2009年度20个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中,兴文县、屏山县、珙县、筠连县占据4席。
产业升级
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作为全国老牌能源基地,面对能源消耗高、生态压力大、环境约束强等问题,宜宾按照做强工业、提升三产、巩固农业的思路,大力推进产业升级、产业延伸和产业多元,构建起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让传统产业高新化、高端化,宜宾着力打造“四基地”,围绕酒类食品、综合能源、化工轻纺、机械制造,强化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整合,让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由华电国际投资的2009年底开工并建设的福溪电厂,全部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排放,绿色为先。筠连煤田综合开发项目,坚持走煤、电、路一体化发展道路,用“绿色理念”开采“黑色煤炭”,积极开发高附加值的煤化工、煤矸石发电下游产品,将产业链延伸,并实现了循环经济。
不仅如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又一强大引擎。为支持以节能环保为核心的低碳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及装备等产业研发,宜宾采取技术加资本,技术加项目等方式,培育电子信息、重大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核电、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我国唯一的压水堆核电燃料组件生产企业中核建中公司,正加快推进新增400吨铀/年生产能力建设,在原有基础上翻一番,宜宾将成为世界一流的核燃料元件制造基地。
宜宾依托地处川滇黔接合部的区位优势和沿江、临港优势,强力推进商贸、物流中心和国家级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旅游文化等产业,建成了粮食、五金机电、建材、煤炭、烟草、汽车等一批区域性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中国十大低碳休闲示范城市。
科技创新
加速发展方式转变
宜宾是改革名市,创新的理念一直活跃在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宜宾的目光时刻都在关注国内外科技产业发展的前沿。
以五粮液、天原、丝丽雅、建中化工、市农科院等重点单位为依托,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技术创新资金,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采取单独或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产业技术联盟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12个,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省级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一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个。丝丽雅集团自主研发的“一锭多丝”核心技术专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同比规模产能节省投资40%,单位成本下降10%,综合能耗降低20%以上,每年新增上亿元经济效益。
2009年,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2%。全市有综合孵化器一家,在孵企业54家,罗龙工业集中区被认定为首批“四川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生产力促进中心11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0余家。2005年以来,全市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32项,授权专利1199件,被科技部表彰为2007—2008年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
而这些,却与一项最本质的条件分不开,那就是一批科技型的高端人才、领军人物和创新型团队。宜宾市人才总量已达27万多人,占宜宾人口总数的5.2%,其中引进博士83名、硕士696名,省级及以上优秀专家8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4人,3人获“中国酿酒大师”称号,3人获“四川省杰出创新人才奖”。
节能减排
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宜宾加强源头控制,制定并实施了《宜宾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加大城乡垃圾、污水、医疗危险废弃物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力度,全面落实各项治污减排措施,推进传统工业城市向生态家园转变。
2006年以来,宜宾市长江、岷江、金沙江三江流域共投入治理资金10.57亿元,限期治理工业企业237家,实现了全部达标排放。2009年,实现了SO2和COD“双下降”,其中SO2的降幅居全省首位,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减排任务,减排工作被评为全省第二名。“十一五”前4年,全市共建成9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8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全市176个乡镇已有110个修建了乡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
“十一五”前四年,全市共投入13.8亿元实施40个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实现节能102万吨标煤;淘汰落后产能煤炭221万吨、水泥20万吨、发电机组32万千瓦,实现节能62.4万吨标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7.13%,加强工业“三废”循环利用,加强瓦斯、煤层气、煤矸石等工业副产品开发利用,建成全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3户、省级3户,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县4个,国家级清洁生产试点企业3户、省级11户,资源综合利用企业87户。
2010年夏,作为国家减排“三大体系”建设之一的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系统在宜宾市全面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已接入49户企业进行监控。该套监控系统的启动,不仅对宜宾的污染源起到了日常监督管理作用,同时还为国家节能减排考核提供了重要依据。
近年来,宜宾既着眼自身发展,也立足为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多作贡献,始终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宜宾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以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城美”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积极推进绿色城镇化,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实施了《宜宾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防治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积极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宜宾积极参与“保护长江万里行”活动,高度重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实现了中华鲟、大鲵等珍稀鱼类的人工增殖,每年向长江放流百万余尾鱼类,同时还建成了占地60亩的向家坝水电站珍稀鱼类增殖放流站,促进了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
2009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56%;10个区县均被环境保护部或省环保厅批准为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翠屏区李庄镇被环境保护部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成功创建生态小区41个,生态村366个,生态家园125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