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福建厦门市围绕“二三产共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内外需齐拓展、惠民生促和谐”的工作思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升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健康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今年1至7月,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50亿元,增长16.7%。生产、消费两旺,工业、外贸、港口生产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外贸进出口增速超过30%,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速均在20%以上。
厦门大力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服务产业发展,先后成立了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食品检测中心和食品科技孵化园。目前,国家级LED检测中心已基本建成,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也通过验收。2009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3家,新增2个国家级、22个省部级科研机构。他们还实施标准化战略,参与制定9个国家标准项目、7个行业标准项目,“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通过评估,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3.8%。
厦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形成规模更大、竞争力更强的现代工业。思明区是中心城区,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近年确定发展光电产业,而且只发展上游研发和芯片、外延片生产,努力做到节能、环保、高效。
现在不但培育了三安电子芯片等龙头企业,而且建立了有14家全国龙头企业入驻的现代照明设计中心。而与思明相距不远的厦门火炬高新区,则把光电产业的下游生产全部承接过去,从平板显示到计算机,从芯片到通讯设备,从LCD的生产设备到机电一体化设备、光学薄膜、液晶电视等,形成了产值超过500亿元的光电产业链。
厦门市注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和优化布局,提升产业水平,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的新兴产业,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生物与新医药等方面都成为全国重要的研发生产基地。今年前7个月,厦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81亿元,增长39.8%,创近10年来最高水平,其中13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群)合计实现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5.1%。厦门火炬高新区今年光电、电子信息、电子电器3大主导产业加速聚集,有望成为福建省首个千亿元开发区。
厦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今年前7月,第三产业增加值472亿元,增长9%;引进合同外资中服务比重占到64%,同比翻了一番多;10个现代服务业产业群发展势头良好;商贸业持续旺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同比增长23%,连续6个月单月增幅超过20%;汽车、家电等消费热点突出,增幅超过40%;港口物流业发展较快,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空港旅客吞吐量都增长20%以上。
厦门注重发展精品商业。在美丽的 湖畔、环岛路旁,一条条特色商业街吸引着众多游客。
在这里,现代服务业的内涵不断丰富,第三产业的外延拓展,产业的档次得以提升。旅游重点倾斜休闲旅游;商业发展突出特色街和精品商业,与其他城区实现差异化竞争;强调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发展区域性总部;发展运营中心、结算中心、会计服务中心、设计中心。观音山营运中心累计引进企业330多家,五缘湾营运中心累计引进企业180多家,成为总部经济的聚集区。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说,厦门经济特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当好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加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试验区,为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